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常識積累:條形碼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22-10-14 10:56:16
  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m.linusblanket.net)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條形碼”。
 
  (一)條形碼概述
 
  條形碼(Product Code)是一種產品代碼,由一組寬窄且間隔不等的平行線條及相應的數字組成。它可以表示商品許多信息,通過光電掃描輸入電腦,從而判斷出某件商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品名規格、價格等一系列產品信息,大大提高商品管理效率。
 
  (二)商品包裝的兩種條形碼
 
  條形碼自問世以來,為適應多種需要,產生了眾多的編碼系統。但目前得到國際公認用于商品包裝中的主要有兩種,即UPC和EAN。這兩種編碼系統屬同一類型,每個字符均由數條黑白相間的條紋組成,中間有兩條窄條紋向下伸出少許,將條形碼分成左右兩部分。這兩種條形碼雖然只能表示0到,十個數字,但具有高度的查核能力,掃描操作簡單可靠。
 
  1.UPC條形碼。UPC條形碼是由美國和加拿大共同組織的“統一編碼委員會”(Universal Code Council, UCC )選定以IBM公司提出的 Dalta-Distance 為基礎而通過的。UPC碼(UniformProduct Code)作為美、加產品統一的標識符號。
 
  2.EAN條形碼。EAN條形碼是歐共體的“歐洲物品編碼協會”(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 , EAN)吸取了UPC的經驗而確立的物品標識符號。該協會于1977年改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Association)。迄今為止,使用EAN條形碼的該協會成員國已有數十個,除歐洲外,亞洲許多國家也使用此碼,我國于1991年7月參加該協會。由于國際上存在這兩種編碼系統,因此,我國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應使用UPC碼,而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則需使用EAN碼。
 
  (三)兩種條形碼的構成。
 
  UPC和EAN兩種條形碼雖同屬一個類型,但由于EAN碼是在UPC碼基礎上形成的,而且有所發展和創新,所以,在技術上EAN系統的光電閱讀器可以閱讀UPC系統的條碼,而UPC系統的光電閱讀器卻不能閱讀EAN碼。該兩種條形碼的構成如下:
 
  1.UPC的構成。由11位數字的通用產品代碼和1位校驗碼組成。產品代碼的第1位數字為編碼系統字符;中間5位數字表示制造商號,后5位數字為產品代碼。
 
  2.EAN碼的構成。由代表12位數字的產品代碼和1位校驗碼組成。產品代碼的前3位為國別碼;中間4位數字為制造商號;后5位數字為產品代碼。EAN碼的國別碼由EAN總部分配管理。我國的國別代碼為690。制造商號代碼由EAN在各國的分支機構分配管理。我國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統一分配企業代碼。產品代碼由制造商根據規定自己編制。
 
  (四)條形碼的應用。
 
  目前,國際市場上,特別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地區已經普遍在商品包裝上使用條形碼標簽。在這些國家在地區的超級市場中,幾乎所有的商品都使用條形碼識別系統,顧客選定商品后,售貨員只要把商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對著掃描閱讀器,電子計算機就能自動查詢售價并作收款累計。當把顧客選定商品的所有條形碼都經過掃描后,計算機也就立即報出總價并把購物清單打印出來。這樣,商店只需配備少量的售貨員便能迅速、準確地完成結帳、收款等工作,既方便消費者,也為商店本身改善管理、提高銷售效率、降低銷售成本創造了條件。就批發、倉儲運輸部門而言,通過使用條形碼技術,商品分類、輸送、查找、核對、情況匯總迅速、準確,能縮短商品流通和庫內停留時間,減少商品損耗。在商品包裝上使用符合國際規范的條形碼,能在世界各國的商場內銷售,出口廠商就有可能及時掌握自己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需求情況、價格動態和其他有關信息,有利于不斷改進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因而可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不少國家和地區,為了適應商品流通的需求,限定在商品包裝上必須印刷條形碼標志,否則不準進口。因此,條形碼在國際包裝上的應用已成為包裝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刷題鞏固
 
  【例題】生活中常見的條形碼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白條,按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示符。
 
  下列關于條形碼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日本人最早使用了條形碼
 
  B. 要將條形碼轉化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掃描和譯碼
 
  C. 條形碼有輸入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優點
 
  D. 通用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
 
  答案:A
 
  【解析】A項錯誤,條形碼技術最早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由一位名叫約翰·科芒德的發明家發明。
 
  B項正確,要將條形碼轉化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掃描和譯碼。
 
  C項正確,條形碼有輸入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優點。
 
  D項正確,通用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
 
  因此A項當選。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