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師崗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于2017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首個致力于人工智能領域高端創新成果研發、高層次團隊培育和人才培養的實體性學院。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和全國首批“人工智能”專業,并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ESI 1‰學科)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群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和來華留學生。自2018年起,學院也可招收工程博士。
學院現有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智能工程系兩個團隊,在焦李成教授(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IEEE Fellow,IET Fellow,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專家,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會士,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石光明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IEEE Fellow,IET Fellow,教育部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科技委委員,國家自然基金人工智能領域會評專家,中國電子學會會士)等領軍人才帶領下,致力于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國際前沿發展,產生創新性、顛覆性、不可替代的科研成果。
依托兩個團隊,學院現設有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智能信息處理國家創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術”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平臺;建有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省類腦智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省部級科研、教學平臺;同時,與各大知名企業緊密協作,成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惠普高性能計算聯合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AMD聯合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斗軍民融合聯合研究中心等17個聯合研究中心/創新實驗室。
學院現正虛位以待,只求賢才,歡迎海內外優秀學者加盟!
招聘時間
全年招聘,無時間限制。
具體需求
團隊一:智能工程系
人工智能學院智能工程系,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主要從事類腦智能視覺感知、圖像視頻建模與處理、計算成像、腦機混合增強智能、遙感與雷達信息處理等方向的理論、算法與工程應用研究。
研究團隊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7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6名,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青年長江學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優青”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陜西省特支計劃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陜西省青年千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等多人。近5年,團隊承擔各類在研科研項目70余項,包括“千萬級”基礎加強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1項、優青2項\面上項目10項、高分重大專項1項,年均科研經費近2000萬。課題組是國內較早開展壓縮感知研究的團隊之一,在圖像稀疏和低秩建模、光譜計算成像、高分辨深度信息獲取、圖像認知與質量評價、圖像視頻分析處理方面取得了重要創新成果,與航天508所、509所、西安光機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累計在IEEE T-PAMI、IJCV、T-IP、T-SP、T-CSVT、T-MM、IEEE JSTSP,以及CCF-A類會議CVPR、ICCV、ICML、NeurIPS、AAAI等國際權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余篇,SCI他引2000余次,單篇Google引用1000余次。團隊成員擔任了包括IEEE Trans.-IP、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Journal of Vis. Comm. and Image Rep., EURASIP Journal on Image and Video Process., Circuit Sys. and Sig. Process.等主流國際期刊的編委。團隊計算成像與分析的研究成果獨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獎1項、省部級科技二等獎2項,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3項(VCIP2016 , ISCAS2013,VCIP2010)、以及陜西省自然科學論文一等獎1項。
目前,研究團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重點開展類腦智能視覺感知、新一代深度學習理論與算法、計算成像、圖像視頻增強處理、圖像視頻分析、腦機混合增強智能等方向的基礎理論、算法與工程應用研究,力爭在基礎理論和算法上取得重要創新性成果,并在國家公共安全、工業生成、航空航天等領域獲得示范應用。
(一)招聘研究方向
1.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及類腦深度神經網絡
2.壓縮感知及計算成像
3.混合增強人工智能與腦機接口
4.人機交互與應用、多模態機器人技術
5.無人系統、智能探測與控制
6.人工智能硬件實現與芯片設計
7.智能物聯網及應用
(二)崗位需求
教授、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博士后、專職科研人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兼職科研人員均可。
崗位基本職責:
面向上述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或協助指導研究生;教師崗位需承擔學院教學任務。
(三)應聘條件
專業要求:從事人工智能、電子工程、計算機應用、集成電路設計、生物醫學工程、自動控制、模式識別、光學工程、水聲處理、雷達信號處理等領域研究的博士、碩士,或從事上述領域研究的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博士后。
團隊二: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主要在智能感知與計算、圖像理解與目標識別、深度學習與類腦計算的理論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等方面開展研究,其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我國第一個神經網絡研究中心。
團隊現有專職教師5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包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青年長江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及各類陜西省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多人。近年來,承擔了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計劃、“863”計劃、國防預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優青\面上\青年、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橫向合作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500余項,在相關領域研究上發揮了核心作用,產生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相關研究成果在中國兵器206所、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陜西北斗金控信息服務公司等多家研究機構實現了成果轉化,在促進國家重大型號設計、國防建設、地方需求與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主流期刊IEEE T-EC/T-PAMI/T-FS/T-Cyb/T-NNLS/T-GRSS/T-IP、ISPRS、PR等,CCF A類及國際主流會議AAAI、CVPR、ICCV等,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研究成果獲包括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科技獎勵十余項,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神經網絡系統理論》、《免疫優化計算、學習與識別》、《圖像多尺度幾何分析理論與應用》、《深度學習、識別與優化》等專著二十余部。
團隊的發展目標是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國際協同創新,在已有優勢和積累的基礎上,開拓新的理論方法的研究和應用,重點圍繞大數據的智能感知與類腦計算中的關鍵問題及其在網絡、視頻、遙感大數據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創新,取得基礎性和系統化的示范性研究成果。我們的使命是在理論、應用和學術活動上取得原創性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研究成果。在未來幾年內,建設成為以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具有國際綜合創新能力的科研與高層次人才培養及社會服務的國家基地。
(一)招聘研究方向
1.腦啟發計算與深度學習:探索腦信息處理機制,充分發揮生物智能在感知、推理、歸納和學習等方面的優勢,研究類腦認知理論和方法;研究視覺認知計算(心理學)、可解釋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架構搜索、資源受限條件下的深度學習理論與方法等等。
2.智能遙感大數據解譯:利用視覺感知機理和腦認知機理,建立可見光/SAR/高光譜/紅外等遙感影像的認知模型,研究遙感影像的自適應信息獲取與目標重構、遙感影像理解與目標識別、變化檢測與動態監測理論與方法等等。
3.量子感知與智能計算:研究量子感知與信息處理理論、量子硬件模擬器以及量子高性能計算平臺;模擬生物和自然界的智能行為和機制,構造智能計算、學習與優化模型,實現高效的計算智能方法,推動量子科學與計算智能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
4.智能態勢感知:研究電子偵察信號檢測識別、電磁頻譜感知與管理、深度態勢感知等基礎理論,突破核心技術、為人工智能在態勢感知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為電子偵察、電磁探測等國家重大需求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有力的核心技術保障。
5.智能醫學影像大數據處理:研究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作等新特征的智能醫學影像診療技術;從成像技術創新、影像診斷分析、影像手術導航與介入治療、以及分布式醫學影像邊緣計算等方面推進新一代智能醫療的發展。
6.無人系統與群體智能:研究智能無人系統協同感知、認知和自主決策、群體智能學習理論與方法等、研究基于視覺的導航引導、自主避障、路徑規劃、三維地圖構建、目標檢測與跟蹤、高效定位與姿態估計等技術等。
(二)崗位需求
教授、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博士后、專職科研人員、兼職科研人員均可。
崗位基本職責:
面向上述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或協助指導研究生;教師崗位需承擔學院教學任務。
(三)應聘條件
招聘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及其他相關學科。
華山學者崗位簡介
菁英教授/菁英副教授:
以人才培養、人才項目培育、前沿科技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為主要職責;原則上應具有海外學位或一年以上海外研修或工作經歷;菁英教授年齡一般不超過43周歲,菁英副教授一般不超過38周歲;學術基礎扎實,在所從事研究領域同齡人中成果突出,具有成為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質,且滿足下列情況之一:
1. 基本達到或在一個聘期內能夠達到國家級、省部級或同等水平人才計劃、人才項目的學術成果要求的人員;
2. 已入選省級或同等水平人才計劃、人才項目,并在聘期內有志入選更高層次人才計劃或人才項目的人員;
3. 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積累,在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系統研制等方面能力突出,能夠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關鍵問題,突破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的應用成果,或能夠實現成果轉化或產業化,符合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的人員。
準聘副教授:
在相關學術領域已有較好業績,經培養能夠快速成為支撐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并具有成為學術骨干潛力的青年人才;具有海內外院校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具有博士后經歷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招聘程序
1.應聘者根據各團隊需求,將個人簡歷發送到學院聯系郵箱,并注明應聘崗位(具體崗位任職資格請咨詢學院聯系人)。
2.學院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應聘者擇優初選和面試評審,將評審結果及申請材料遞交學校人事處。
3.學校審批。
工作地點
西安、廣州
薪酬待遇
1. 華山學者系列崗位的聘任條件、薪資待遇按學校文件規定執行。華山準聘副教授年薪25萬。
2. 根據個人的論文、科研業績,在學校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績效獎勵。
3. 團隊酌情提供2-8萬/年的薪酬補貼。
4. 在廣州工作,有額外業績補助,保障整體待遇不低于廣州同類研究院所人員水平。
聯系方式
聯系人:鐵老師
聯系電話:029-88201531
郵箱:sai_hr@xidian.edu.cn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太白南路2號71007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