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測解題技巧:數量題中的比例思維
先讓我們一起看看大家談之色變的行程問題。
【例1】甲車上午8點從A地出發勻速開往B地,出發30分鐘后乙車從A地出發以甲車2倍的速度前往B地,并在距離B地10千米時追上甲車。如乙車9點10分到達B地,問甲車的速度為多少千米/小時?
A.30 B.36 C.45 D.60
【解析】A。從有明顯比例關系的地方入手,“乙車從A地出發以甲車2倍的速度”,當乙車追上甲車時,二者走的總路程相同,那么此時乙用的時間為甲的一半。又已知甲“出發30分鐘后”,乙才出發,即乙比甲少用30分鐘,也即從A地到乙追上甲的地點,甲用時60分鐘,乙用時30分鐘。而甲是8點出發的,則乙追上甲為9點。那么最后10千米,乙用時為10分鐘(9點到9點10分),即乙10分鐘行10千米。乙的速度為甲的2倍,故甲10分鐘可行5千米,一小時(60分鐘)可行30千米,即甲車的速度為30千米/小時。
【例2】小張步行從甲單位去乙單位開會,30分鐘后小李發現小張遺漏了一份文件,隨即開車去給小張送文件,小李出發3分鐘后追上小張,此時小張還有1/6的路程未走完,如果小李出發后直接開車到乙單位等小張,需要等幾分鐘?
A.6 B.7 C.8 D.9
【解析】A。從有明顯比例關系的地方入手,“此時小張還有1/6的路程未走完”,即已經走了5/6的路程。而這5/6的路程里,小張走了30分鐘后小李才出發,也即小李比小張少用30分鐘。那么從小李追上小張處出發,余下1/6的路程,小李比小張少用6分鐘,也即如果小李出發后直接開車到乙單位等小張,需要等6分鐘。
然后是資料分析。由于比例思想學習主要是在數量關系部分,所以很多考生也只在數量關系部分可能會考慮比例法。但是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比例法是可以運用到所有符合其運用特征的環境里的。資料分析本質上也是數學題目,其中很多描述具有明顯的乘除特征,在這些題目里,其實比例法也是可以運用的。如果運用得當,必然會讓你事半功倍,如魚得水。
【例3】2016年我國東部地區研發經費為10689.4億元,首次邁上萬億臺階;比上年增長11%,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68.2%,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研發經費支出分別為2378.1億元、1944.3億元和664.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12.3%和0.4%,所占比重分別為15.2%、12.4%和4.2%。
問題:若各地區保持2016年研發經費增長速度不變,2017年西部地區研發經費占全社會的比重為( )。
A.12% B.12.4% C.12.6% D.13%
【解析】C。將研發經費最小的東北地區的經費支出看成1份,那么,東部、中部和西部,分別對應約為16、4、3份。各地區保持2016年研發經費增長速度,則2017年東北地區、東部、中部和西部分別約為1.004、17.76、4.32、3.369份,其中西部地區研發經費占全社會比重約為,選擇最接近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