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背景鏈接】
2019年3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就“加強市場監管 維護市場秩序”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假冒偽劣產品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必須重點整治。當前和今后要做的工作要突出重點,把群眾最關心、危害最大的食品藥品、兒童用品、老年用品這些領域作為重點,加強監管。要采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要依法全部銷毀查處的假冒偽劣產品。“近一段時間來,保健”市場亂象問題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比較大,必須加強整治。
【原因分析】
1.源頭污染
食品安全問題的形成具有長期復雜性。長期以來,我們注重經濟建設,忽視了生態環境建設,一些長期積累的問題正在食品安全領域集中顯現,特別是重金屬、地膜與畜禽糞便污染嚴重,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突出。在源頭上,土壤污染和農藥過量施用等多層因素疊加,導致食品安全風險層出不窮。
2.生產主體小、散、多
食品安全風險與分散化、小規模的食品生產經營方式有很大聯系。目前,分散的農戶仍然是我國食用農產品的生產主體,生產主體呈現點多面廣,小、散、多等突出特點。食品供應鏈上的大多數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小、分布散、集約化程度低,為追求經濟利益往往采取違規違法行為。
3.監管方面監管難
一方面,法律法規滯后。由于食藥部門監管面較寬,相關的法律法規甚多,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食藥新興行業的出現,卻難以用現有的法律法規去監管,致使行業立法不完善,監管存在盲區。
另一方面,食品從業人員素質較低、責任心不強。食品行業準入門檻低,很多從業人員沿用著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使用的產品原料是否合格也全憑經驗,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對生產經營的產品并沒有索證索票、建立臺賬、自主學習新版法律法規、餐廚廢棄物的處理等意識,且很多經營者利用網絡的隱蔽性來宣傳自己的產品,造成食品行業亂象多、條件差、管理難。
【參考對策】
一方面,假冒就是侵犯了知識產權,就要嚴厲打擊。要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公開曝光造假者,讓他在陽光之下無處藏身。同時,還要加強企業自律,形成社會的信用系統。通過努力,不敢說“天下無假”,只能說逐步做到“天下少假”,讓群眾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另一方面,針對保健品亂象問題,要從廣告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嚴格限制,要依法宣傳,不能夸大宣傳。對于出現的問題,造成的危害,要依法進行懲處。同時,特別要加強科普宣傳,使消費者科學認知。請專家來講解保健方法,正本清源,使“保健”市場的宣傳能夠真正名副其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