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東臨沂河東區公益性崗位招聘11人公告
2019年臨沂河東區公益性崗位招聘公告已發布,本次共招錄11人,報名時間為8月19日-8月26日,筆試時間另行通知,筆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歡迎加小雪微信(chinagwy8)免費領取事業單位備考資料,更多復習教材和課程推薦:
最新版事業單位考試一本通:http://www.edu-book.com/tag/39
視頻課程點擊進入:公基考點精講班
提醒:現場報名(8月19日-8月26日)
2019年河東區公益性崗位招聘公告
為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結合我區實際,面向全區公開招聘部分就業困難人員,從事輔助性、臨時性、非營利性的公益性崗位。
一、招聘崗位和人數
本次計劃招聘11名就業困難人員,崗位為輔助性、臨時性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臨時設置的工勤服務崗位(具體崗位見附件1)。
二、招聘條件
(一)河東區戶籍人員或河東區常住人員,年齡在18-35周歲(2001年8月至1984年8月以后出生),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熱愛工作,有較強敬業精神,品行端正,身體健康。
(二)具有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熟練使用基本的辦公軟件,符合具體崗位要求的報名條件。
(三)在本市內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并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
1、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失業人員;
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
3、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4、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人員及被征地農民;
5、持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識別卡的農村貧困家庭成員。
三、報名程序及應提供的材料
招聘工作按照個人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進行。
(一)報名
1、報名時間:8月19日-8月26日(8:30-11:30,14:00-17:00)。
2、報名地點:河東區人力資源服務大廳一樓5、6號窗口(河東區行政中心院內)。
3、報名材料: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報名時,需從“河東區政府網站”(http://www.hedong.gov.cn)或“山東公共招聘網”(http://ggzp.hrss.shandong.gov.cn)通知公告欄下載并填寫《臨沂市就業困難群體公益性崗位就業申請登記表》(一式三份),并攜帶本人《身份證》(居住證明)、《就業創業證》(處于失業狀態并認定“就業困難人員”,下同)、畢業證、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經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鄉鎮)人社所報名初審,初審合格到區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確認,合格的統一參加公益性崗位招聘考試。其中:
(1)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需提供本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2)屬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其家庭戶口簿其他成員(勞動年齡內)需處于失業狀態;
(3)屬被征地農民的需提供街道或鄉鎮提供的失地證明。
(二)資格審查
由工作人員對報名人員提供的資料以及工商登記注冊信息、就業失業狀況、困難情況進行審查;對應聘人員的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工作的全過程,凡提供虛假信息、材料或有意隱瞞本人真實情況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考試、錄用資格。
(三)考試、體檢、考察及公示
1、考試。筆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筆試時間另行通知;根據筆試成績,按1:3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人員(不足3倍時,按實際人數確定)。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方式進行(面試成績低于60分的不予錄用),面試結束后,按照筆試成績、面試成績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計算總成績,如出現考試總成績并列的,則依次按筆試成績由高到低確定考察人選。招聘崗位出現空缺的,從服從調劑安排的考生中按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綜合成績相同的,面試成績高的優先)調劑聘用。
2、體檢及考察。根據報考人員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按招聘崗位1:1的比例確定參加體檢考察的人員名單。體檢標準和有關要求參考《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執行,相關體檢費用由考生自行承擔。考察的重點內容包括應聘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行、業務能力、工作實績、遵紀守法等情況。對體檢或考察不合格或放棄者,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按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
3、公示。對擬錄用人員在山東公共招聘網、河東區政府網站公示,公示期7天。
(四)聘用和待遇
公益性崗位是為了緩解失業人員就業困難,動員開發的臨時性就業崗位,就業困難人員在公益性崗位期間應盡快提升就業技能,多形式實現就業。
經公示期滿無異議的,辦理聘用手續,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不超過三年(除自首次上崗之日起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外),三年以后個人自主擇業不再續簽合同,合同期滿后自主擇業。聘用人員在工作期內工資待遇根據省市相有關規定執行,繳納社會保險。
四、其他事項
(一)咨詢電話:0539-2109727
(二)招聘錄用工作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接受社會的監督,監督電話:0539-8381627。
河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