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陜西寶雞扶風縣招聘35名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公告
為切實解決扶風縣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推動全縣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努力提高全縣醫療衛生事業整體水平,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2019年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和醫療衛生系統緊缺性人才引進一并進行,一個方案、一個計劃,凡招聘符合緊缺性人才規定的,全部納入全縣緊缺性高層次人才管理范疇。
一、基本條件
(一)扶風縣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基本條件
獲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學士及以上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及往屆未就業畢業生。
(二)扶風縣醫療衛生系統緊缺性人才引進的基本條件
除符合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基本條件外,屬于以下兩種情形的:(1)屬于第一批次錄取的醫學類本科畢業生;(2)屬于臨床醫學(病理方向、精神醫學和精神衛生方向、麻醉學方向)、麻醉學、醫學影像等緊缺性專業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均為我縣醫療衛生緊缺性人才招聘范圍。
二、服務期限
招聘的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和醫療衛生系統緊缺性人才兩類人員均須按照簽訂的定向就業服務協議書的要求,在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最低服務期限為5年。
三、政策待遇
(一)2019年招聘的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醫學類本科畢業生享受以下待遇
1、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納入事業單位編制內管理;
2、試用期滿考核合格,一次性補助安家費3萬元;
3、在試用期內享受轉正定級工資待遇,服務期內在原工資基礎上浮動一級薪級工資;
4、按有關政策規定優先享受保障性住房;
5、在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期間,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可不受單位崗位和名額限制,優先予以評定和聘用。
(二)2019年招聘的醫療衛生系統緊缺性人才享受以下待遇:
招聘的醫療衛生系統緊缺性人才在享受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待遇的同時,還享受以下政策
1、對2019年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屬于一本醫學類院校的,可比照享受扶風縣高層次人才(碩士研究生)招聘優惠政策。(見附表一)
2、2019年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中屬于臨床醫學(病理方向、精神衛生方向)、麻醉學、醫學影像等急需緊缺性專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比照享受扶風縣高層次人才(碩士研究生)招聘優惠政策。(見附表一)
3、對醫學類一本及以上畢業生、臨床醫學專業(病理方向、精神衛生方向)、麻醉學和醫學影像等急需緊缺性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招聘,在省市和各大院校組織的大型招聘會上,現場對符合要求的人才進行結構化考核面試,當場簽訂人才引進(招聘)協議。
4、比照享受扶風縣高層次人才(碩士研究生)優惠政策待遇,對醫療衛生緊缺性人才給予安家補助5萬元,人才補貼2萬元(分5年發放);每月發給住房補貼500元,補貼期限5年。
四、咨詢電話
1、咨詢電話:0917—5217246(縣衛計局)
0917—5218315(縣委組織部)
0917—5217208(縣人社局)
2、聯系人: 馮拴平(縣衛計局)13892771115吳沛東(縣委組織部)15353026600
王 偉(縣人社局)13992702682
3、郵 箱:ffxwsjcwsjg@163.com附:(一)扶風縣高層次人才(碩士及以上研究 生)招聘優惠政策 (二)扶風縣2019年定向招聘縣及縣以下醫療 機構
附件:醫學類本科生計劃一覽表
附件1:扶風縣高層次人才(碩士及以上研究生)招聘優惠政策
1、招聘的博士和碩士分別給予安家補助8萬元、5萬元,人才補貼分別為3萬元、2萬元(分5年發放) ;
2、由縣財政每月發給住房補貼500元,補貼期限5年;
3、招聘的部分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人才,可優先安排職稱評定。招聘的部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人才,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工作滿2年,可優先安排職稱評定;
4、招聘的博士和碩士領銜承擔國家、省市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項目的,視其需要給予2- 15萬元的項目資 金配套支持;
5、在扶風工作期間,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有重大貢獻的,可作為省市以上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或學科帶頭人培養;
6、用人單位為招聘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科研生產場所;
7、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究生在我縣創辦科研機構的,由縣內的工業園區提供必要 的科研生產場所(孵化場所),3年內免收租金;
8、招聘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究生在扶工作期間,根據個人條件,可聘請為縣政府 顧問,也可以由縣委向縣人大或縣政協推薦為人大常委會委員或政協常委會委員;
9、經組織考核,可安排部分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究生在鎮街掛任黨政副職1年;
10、子女選擇在公辦學校就讀的,由縣教體局協調予以優先辦理;
11、配偶或子女有創業意愿的,可享受免費創業培訓,同時按規定優先享受創業 擔保貸款。
中共扶風縣委組織部
扶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扶風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201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