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招聘公告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創建于1958年,坐落在著名的武漢東湖之濱和風景秀麗的珞珈山西麓,是中國科學院專門從事巖土力學基礎與應用研究、以工程應用背景為特征的國內本學科最大的專業研究機構。建所近60年來,武漢巖土所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完成涉及能源(水電、核電、火電、煤炭、石油)、資源(海洋開發、礦山)、交通(公路、鐵路)、城鎮建設、國防工程及巖土災害防治等眾多領域的500多項重大研究項目,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為巖土力學學科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研究所下設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環境巖土工程重點實驗室、污染泥土科學與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能源與廢棄物地下儲存研究中心、湖北省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與生態高值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巖土力學與工程實驗測試中心等研究、開發與支撐平臺。
“十三五”期間,研究所將重點支持與巖土工程相關交叉學科的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研究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學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尤其在能源、海洋和環境等重大前沿學科交叉領域,通過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新設學科在研究所“一三五”重要學科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鼓勵探索和綜合運用多學科交叉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做貢獻。
為了適應工作需要,現面向海內外招聘以下科研人員和博士后:
一、招聘部門、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
序號 | 學科方向組 | 崗位類別 | 崗位人數需求 | 崗位職責 | 任職條件 |
1 | 數字鉆孔攝像組 | 科研崗位 | 1 | 技術研發。 | 具有工程地質背景巖土工程專業博士,具有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特別是孔內勘查與測試設備)研發的科研經歷,發表過相關學術論文,獲得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能獨立開展野外科研工作。 |
2 | 計算巖石力學組 | 科研崗位 | 1 | 1)巖土力學中的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研究; 2)巖體斷裂力學研究; 3)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數值模擬。 |
2019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巖土工程、固體力學、地質工程等相關專業,具有扎實的數學力學基礎;博士生期間發表SCI論文2篇或以上(見刊,一作或導師為一作)。 |
3 | 地質災害與3S技術組 | 科研崗位 | 1 | 從事地質災害和巖土工程相關的水巖作用與蠕變理論、數值模擬方法及防災減災應用研究。 | 具有海外博士后或海外研究經歷,巖土力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學術業績突出。“百人”或“千人”人才,已取得正高級職稱。 |
4 | 地質災害與3S技術組 | 科研崗位 | 1 | 從事地質災害或巖土工程相關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 已取得博士學位,巖土力學、地質災害、工程地質或固體力學專業。有水電、交通、礦山行業巖土力學與工程相關科研經歷,學術業績優秀。國內、國外知名大學畢業,學風端正,已取得副高級職稱。 |
5 | 地質災害與3S技術組 | 科研崗位 | 2 | 從事地質災害或巖土工程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室內與現場工作。 | 已取得博士學位,巖土力學、地質災害、工程地質或固體力學專業。有水電、交通、礦山行業巖土力學與工程相關科研經歷,數學力學基礎較強。國內外知名大學畢業,學風端正。 |
6 | 環境土力學與工程組 | 科研崗位 | 2 | 技術研發。 | 無機非金屬材料、應用化學、環境工程專業,污染土固化、生物降解等研究方向,博士期間發表SCI3篇以上,有博士后或出國經歷優先。 |
7 | 路基工程組 | 科研崗位 | 1 | 開展組內相關項目的科研工作。 | 已取得博士學位,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所學專業為巖土工程、地質工程、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 |
8 | 流變力學組 | 科研崗位 | 1 | 承擔非常規油氣開發相關的實驗方法、理論與應用研究。 | 巖土工程、石油工程、油氣井工程。 |
9 | 計算巖石力學組 | 博士后 | 2 | 1)巖土力學中的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研究; 2)巖體斷裂力學研究; 3)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數值模擬。 |
巖土工程、固體力學、地質工程等相關專業,扎實的數學力學基礎;博士生期間發表SCI論文(見刊,一作或導師為一作)2篇或以上。 |
10 | 地質災害與3S技術組 | 博士后 | 2 | 從事地質災害或巖土工程相關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 巖土力學與工程、地質災害、工程地質或固體力學專業,有相關科研經歷,數學力學基礎較強。 |
11 | 特殊土組 | 博士后 | 1 | 結構性黏土力學特性與各向異性效應研究。 | 巖土工程相關專業,具有從事結構性土或土動力學研究良好基礎。 |
12 | 特殊土組 | 博士后 | 1 | 膨脹巖/土的力學特性與應用技術研究。 | 巖土工程相關專業,具有從事膨脹巖/土研究良好基礎。 |
13 | 環境土力學與工程組 | 博士后 | 2 | 室內試驗。 | 無機非金屬材料、應用化學、環境工程,污泥固化、垃圾降解、固廢資源化方向,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 |
14 | 路基工程組 | 博士后 | 1 | 開展組內相關項目的科研工作。 | 巖土工程、地質工程、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 |
15 | 土體相互作用組 | 博士后 | 2 | 1)高鐵路基健康監測與診斷; 2)膨脹土滑坡機理與穩定性分析方法; 3)非飽和土本構模型; 4)服役路基病害整治技術。 |
巖土力學與工程、工程地質、固體力學及其相關專業背景;具有從事數值計算研究的經驗,能夠熟練應用巖土工程領域的常用相關商業軟件。 |
16 | 巖體工程多場耦合效應組 | 博士后 | 1 | 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中地下結構可靠度或者風險評估方面的工作。 | 土木工程專業的應屆博士畢業生,研究方向為可靠度或者風險分析,發表SCI/EI論文2篇以上。 |
17 | 非連續介質力學與工程組 | 博士后 | 1 | 巖土工程風險評估和可靠度研究,相關軟件開發。 | 應用數學、力學、統計學、土木工程專業,可靠度研究或風險評估方向,擅長計算機編程。 |
18 | 非連續介質力學與工程組 | 博士后 | 1 | 非連續數值方法、數值計算和相關工程應用研究。 | 巖土工程、固體力學相關專業,熟悉巖土數值模擬軟件,數學力學基礎及計算機編程能力較強。 |
19 | 非連續介質力學與工程組 | 博士后 | 1 | 巖土工程監測新技術與新方法研究。 | 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攝影測量與遙感方向,熟悉變形監測、誤差分析理論與技術,擅長計算機編程。 |
20 | 巖土工程抗震安全組 | 博士后 | 1 | 從事巖土工程抗震安全與防震減災方面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 巖土力學與工程、工程地質、固體力學及其相關專業背景;具備較強的巖土工程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數值計算、巖石力學實驗或工程的專業技能;發表過SCI論文者優先。 |
21 | 海洋工程地質組 | 博士后 | 3 | 1)珊瑚礁島地下水淡化涵養與演化的數學模型構建; 2)珊瑚礁砂動力特性及珊瑚島礁地層整體性能研究; 3)波浪-地基-結構物相互作用研究。 |
巖土力學、固體力學、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及其相關專業背景,數理基礎扎實。 |
二、應聘科研崗位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
獲得博士學位,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副高及以上崗位可適當放寬),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后經歷的人員優先;
巖土力學、工程地質、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生態學、煤田地質學以及水工、巖土、隧道、礦建、采礦等工程相關專業背景;
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良好的專業知識;
博士或博士后期間參與重大工程課題;能熟練閱讀專業外文書籍、文獻,能用英文撰寫論文及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工作勤奮踏實,學風端正,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崗位待遇
科研崗位按照研究所事業編制職工管理,執行三元結構工資。博士后崗位按照研究所相關規定執行。
四、招聘方式及程序
凡符合應聘條件且有應聘意向者,須以郵件形式將《崗位聘用申請表》或《博士后工作申請表》發送至pli@whrsm.ac.cn,郵件中請注明申請崗位+姓名+高校人才網(格式:學科方向組+崗位+姓名+高校人才網)。簡歷接收截止時間為2018年11月30日(以收到材料的時間為準)。
對報名人選進行初審,初審合格者將通知本人參加面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資格審查未通過者,恕不另行通知。應聘者面試需要提供的材料:本人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本人簡歷、學習成績證明及各種證書(審核原件,留復印件)。
指定醫院體檢,體檢合格者錄用。
所有應聘資料予以保密,不予退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