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半月談第21期_半月談2017第21期文章匯總
《半月談》是黨政機關公務員必備的閱讀學習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務員申論備考非常好的資料。
下面是網頁閱讀版:
2017年半月談(第21期)(精選)
半月評論: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斗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翻開紅色篇章,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為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新一屆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新征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必將產生重大和深遠影響。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就是讓我們黨不能忘記過去,永遠保持“把革命工作干到底”精神。
作為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執政的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十分有必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要使黨員干部知道我們從哪里來、現在在哪、將到哪里去,永遠保持建黨時的奮斗精神,永遠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就是讓我們黨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前景越光明,任務越艱巨。我們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刻,面臨的任務越繁重、越艱巨。要使黨員干部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奮發有為,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全面建成一個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就是讓我們黨堅定不移從嚴管黨治黨,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黨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創造歷史偉業。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百年大黨恰風華正茂。
要使黨員干部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善于在履職中擔當、在擔當中創新、在創新中服務,密切聯系群眾,抵制一切“病毒”侵蝕,永遠做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者,永遠做人民公仆、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黨員干部要在四個方面取得實效。
一是更加堅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我們要保持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干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到底。
二是更加旗幟鮮明講政治。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履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
三是更加立足崗位作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黨員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過硬,必須在各自崗位上增強學習、政治領導、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依法執政、群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的本領,履職盡責,創新創優,做給大家看,帶著大家干,成為引領民族精神的“中國脊梁”。
四是更加嚴守黨的紀律。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尊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樹牢“四個意識”,踐行群眾路線,接受人民監督,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8900多萬黨員之眾打造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黨的十九大擘畫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全黨同志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新目標 新謀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目標指引方向,目標凝聚力量。“兩步走”戰略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是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全新謀劃展望。
戰略謀劃 使命擔當
在不同歷史階段,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相應戰略目標引領事業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驗。
1987年,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30年過去了,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第三步”也且行且近。在這個基礎上如何繼續前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令人矚目的是,報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標”,實際上是根據我國發展情況,將過去提出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要達到的發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來實現,進程縮短了15年。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認為,“兩步走”戰略適應了中國發展的新趨勢,它是在科學分析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基礎上,以及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上得出的科學結論。
“‘兩步走’戰略的提出,說明我們黨是有雄才大略、對民族和人民負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又說明我們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無比美好。”李君如說。
“這是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新目標。”十九大代表、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說,“我們黨在不同發展時期,確立一個又一個新目標,激勵億萬人攜手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的承續,更豐富了這一夢想的內涵,值得我們為之加倍努力。”
繪就藍圖 指引方向
只有深刻把握“兩步走”的發展脈絡和實踐邏輯,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各項戰略、工作、政策、措施的連續性和前瞻性,才能一步接一步,連續不斷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
對照十九大報告,我們可以清晰看到,2035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將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到本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將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這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藍圖,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在時間與空間、中國與世界的坐標系上,標注出了承前啟后的歷史方位、繼往開來的前進方向。
與過去主要以生產總值衡量發展程度不同,“兩步走”戰略不是簡單地強調經濟指標,而是提出一系列綜合發展目標,令人鼓舞。
“兩步走”奮斗目標中,前一階段是后一階段的基礎,后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躍升,兩者既緊密銜接又環環相扣,既明確任務又指明路徑,體現了科學縝密的戰略謀劃。“過去之路不平凡,現代化之路更值得期待。”十九大代表、貴州省印江縣委書記田艷說。
勠力同心 埋頭苦干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我們要凝聚起億萬人民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撲下身子埋頭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
十九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易會滿說,用兩個“十五年”、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綜合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目標更清晰、行動更具體,必將在復興路上產生巨大的感召力。
新思想領航新時代,新目標開啟新征程。站在新征程起點,前路并非一馬平川,但只要我們勠力同心,積極踐行新思想,就能從容應對、自信前行,穩步走好通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光明大道。
辦好中國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5377個黨支部、11萬名黨員,就是勝利油田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的筋和骨。”十九大代表、中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楊昌江說,“我們要把黨的建設作為頭等政治任務,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作為重要課題,延伸基層、聚焦支部、建強堡壘,引領我們的事業走向成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和人民同心協力,就一定能干成大事業。”十九大代表、寧波市公共交通總公司36路駕駛員陳霞娜表示,今后自己將為乘客提供更周到的貼心服務,讓出行更便捷、舒適。“小事就是大事,把老百姓關心的小事做好了,整個社會就能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全中國人民將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再經過“兩個15年”的奮斗,到本世紀中葉,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特點 新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準確理解與把握這一新特點,對我們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標尺:抓住主要矛盾,衡量各項工作
社會主要矛盾不僅是確定工作重點的根據,而且是劃分社會實踐發展階段的根據。我們黨通過透視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揭示社會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來制定各個階段的綱領和路線。對這一問題認識精準到位,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就能少走彎路。
1956年黨的八大,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黨中央認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個判斷以發展生產力為重點、聚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思路,為后來社會主義發展回到正軌奠定了思想基礎。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撥亂反正,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結論,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的表述契合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階段。我們黨正是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特點,指出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雖然進入了社會主義,但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這一關于主要矛盾的論斷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遵循,是指引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世情國情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十九大在作出現階段中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后,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論斷。
新內涵:突出問題導向,把握發展主線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表述中的“不平衡”體現為領域不平衡、區域不平衡、群體不平衡。具體而言,包括地區、城鄉收入發展的不平衡,體現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不平衡,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不平衡,人與自然發展不平衡,經濟建設與總體安全仍然不平衡等。
“不充分”是指社會生產力發展尚不充分,仍不能滿足13億多人民對不同產品結構和質量的需求,不能滿足人民對各種服務的需求,也不能滿足人民對社會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需求。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總體實現了小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僅從經濟發展滿足需要來看,經過幾十年的進步積累,用“落后的社會生產”來概括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顯然已經不符合事實。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
然而,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已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更突出的矛盾是城鄉、區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這些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只有準確領會主要矛盾其中的內涵,捕捉這一新判斷的針對性、靶向性,深刻理解新時代的變與不變,才能為各項工作找準定位。
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力求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將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問題提供答案。
“幸福需求在升級,供給如何跟得上?”十九大代表、浙江臺州市委書記王昌榮認為,要結合區域實際,下決心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補齊交通、教育、醫療、科技等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用新思想新理念引領新發展。”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佐認為,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一系列戰略安排和部署,將為中國開啟更高的發展階段。
新任務:找準新方向,增添新動力
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這一新特點后,我們必須把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作為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與工作重點。
在今后工作部署中,一系列新任務亟待加強: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美麗中國等。
“‘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結構性問題。”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未來發展方式有待充分轉變。
針對此,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強調,應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主線,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包括推動地區結構、行業結構、企業結構、城鄉結構的不斷優化;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減少要素市場扭曲,解決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同時,要更多利用創新的手段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胡鞍鋼認為,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僅包括科技創新,還包括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
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既要找準新方向,又要對照新任務,更要增添新動力。在基層,黨員干部普遍表示,人民有所需,黨員干部就要有所應,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
新要求 新本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作出新部署。當前,各地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員干部們認為,必須按照新要求,鍛煉新本領,才能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明確新使命,適應新要求
認清目標才能明確要求。黨建工作必須立足新時代的新使命,了解新形勢才能適應新要求。
“現代化、強國夢、民族復興,宏偉的目標令我們振奮。”十九大代表、江蘇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說,十九大描繪了新目標、新藍圖,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實現宏偉目標需要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所有黨員干部都應該從新形勢中把握黨的建設新要求。”
進入新時代,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黨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中央紀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國資委黨委委員江金權說,十九大報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根據新時代新要求,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性認識,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原則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針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布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要求是提高黨建工作質量;目標是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提供了一個立體‘坐標系’和精準‘定位儀’。”江金權說。
落實新要求,增強新本領
打鐵必須自身硬。這是中國共產黨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高度自覺、鄭重承諾與莊嚴宣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要真正做到主心骨挺立、領導核心堅強,中國共產黨自身一定要硬起來。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等,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本質屬性,也是中國共產黨先進優秀的根本。”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政治過硬,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大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讓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十九大報告提出,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進入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踏上新征程,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不斷提高執政本領,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領導力、號召力,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讓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與活力。
執政本領,就是在執政活動中正確處理各種問題,推進黨的自身建設和黨的事業順利發展的本領。就如何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黨要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等八大本領。
“每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踏上新的歷史征程,我們黨的領導核心都會對全黨提出新的能力和本領要求。”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說,正因為我們黨能根據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未雨綢繆,把增強本領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要求,所以我們黨才能成功完成每個歷史時期的歷史任務。
踐行新本領,實現新期待
新要求、新本領最終要通過新作為來體現。黨員干部們認為,同人民想在一起,更要同人民干在一起,用實干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成為現實。
針對農村基層干部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河南省濮陽市在抓好黨校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創建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彌補基層干部培訓不足這個短板。目前,該學院已舉辦培訓班224期、培訓15482人,涉及全國19省份49市238個縣。當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正成為濮陽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的首要政治任務。
“不能僅滿足于學了多少知識、獲得了什么文憑,更要在實踐中接受鍛煉和考驗,增強狠抓落實的本領,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十九大代表、河南濮陽市委書記何雄說,近年來,濮陽引導黨員干部多參與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多到項目建設、脫貧攻堅一線鍛煉,讓他們在實踐中磨煉意志、經受考驗,不斷提高敢擔當、善擔當、能擔當的勇氣和素質,提高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新時期推動富民增收,不可能再走老路,必須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江蘇省宿遷市搶抓“互聯網+”國家戰略與電子商務進軍農村市場的機遇。“通過一買一賣、一來一往,實現村級組織陣地由靜變動,推動基層黨群干群關系由遠變近。”宿遷市委組織部部長過利平說。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矛盾,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愈發重要。當下許多風險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必然還會有新的風險出現。因此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既要未雨綢繆,也要防微杜漸。
太湖藍藻暴發,生態“亮紅燈”;治污投入巨大,GDP增速連年下滑,經濟“踩剎車”……多年來,作為百年工商業名城的江蘇省無錫市,經受了經濟轉型的巨大考驗。當前,無錫正積極培育新動能,推動產業強市戰略。2016年全市規模工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3%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長5.7%左右,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左右,逐漸擺脫經濟下滑的困境。
十九大代表、江蘇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說,面對類似的市場經濟考驗,更需要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將黨心、民心擰成一股繩,科學決策加實干,就能不斷增強駕馭風險的本領。”
新青年 新姿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當代青年充分享受了改革紅利,目睹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他們“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擔當精神,以嶄新姿態把理想和抱負熔鑄在腳踏實地的奮斗中。
不斷成長的“80后”“90后”
今年31歲的王麗是一名典型的“80后”,目前擔任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民四庭駐交警直屬二大隊法官工作室審判員。外表文弱秀氣的她,卻是工作中的“拼命三娘”。
在全國商貿物流名城、交通流量甚大的臨沂,近幾年來,交通事故案件尤其是大型物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案件數量劇增。“與其他民事案件不同,交通事故案件往往涉及車輛保全、損失鑒定,全部程序走下來的話,審理期相對較長。當事人為了解決一個交通事故案件,從申請立案、保全到參加庭審、支取案款,往往要跑法院多個部門。”王麗說。
為了讓案件當事人減少損失、少跑腿,提高案件的結案效率,王麗周末幾乎不休息,晚上常常加班到八九點鐘,2016年收案1776件,結案1750件。這也讓她成為全省“辦案狀元”,榮立全省個人二等功,獲得“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第21屆“山東青年五四獎章”。
與王麗相似,生于1980年的“創客”陳良為了推廣自己公司出品的“共享植保農機”已經連續出差兩個多月了,足跡遍布北京、遼寧、甘肅、云南、貴州等地。
如今,“齊魯最美青年”陳良在德州力維機械有限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60多項,其中30余項填補了國內空白,2016年產值達3500萬元,公司所生產的特種履帶及智能裝備正奮戰在消防、國防一線“戰場”上。
“國家有政策,青年企業家有夢想,兩者相加就會產生良性的‘化學反應’。”陳良說。
像王麗、陳良這樣苦干實干的“80后”“90后”新青年還有很多,并正陸續成長為工作崗位上的骨干和帶頭人。他們在基層一線艱苦工作、敬業愛崗,在面對生死考驗時,表現出了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突擊隊和生力軍。
膚白貌美三觀正,月亮定是咱的圓
“新青年成長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所享受的各種資源遠多于父輩,有著很好的體力和智力基礎,是真正的‘膚白貌美三觀正’。”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
專家認為,新青年對黨和國家發展成就感激、認可,對我國發展道路更加認同、更加自豪,樂于在線上線下、網內網外傳播愛黨愛國正能量。
正在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攻讀博士的彭志飛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已經連續幾天‘白加黑’的忙活,可是青春就應該為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努力奮斗,不是嗎?”彭志飛說。從2016年12月開始,彭志飛就陸續發表了《90后,馬克思為什么“棒棒噠”?》等文章,用“萌萌噠”語言向青年人介紹馬克思主義,閱讀量高達上千萬人次。
專家認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通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倡導“四個自信”等工作,年輕一代思想覺悟不斷提高,愛黨愛國自覺性不斷增強的必然結果。
受國家越來越富強等因素鼓舞,新青年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期待,特別是近期越來越多海外留學青年表達出強烈的歸國效力愿望,“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正在成為過去時。
“我出國留學這四年里,祖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還有了羨煞老外的‘新四大發明’。我想,得益于我國的制度優勢和發展潛力,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能親眼見證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那一時刻。我若能參與其中,深感榮幸。”正在德國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博士的鄧嘉來說。
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
多名受訪者認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青年需要“新關愛”。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只有培養青年才能開創未來。
陳良期盼,有關部門能夠盡快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培育,在重點學科領域培養扶持青年拔尖人才,建立健全對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類人才工程項目對青年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在用好國內優秀人才的同時,吸引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青年專門人才。
彭志飛認為,在思想教育方面,可以發展更多熟悉年輕人話語體系、善用青年易接受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的組織和平臺。比如,動畫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國內外軍事、外交等重大事件,用諧音、動畫等“萌萌噠”敘事方式展現出來,宣揚愛黨愛國正能量,頗受青年的歡迎。
還有受訪者期盼,能夠改革完善青年人才管理體制,創新青年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有意識培養和啟用那些有信仰、有能力、有擔當的新青年,把他們放在前沿崗位進行鍛煉,“讓聽得見炮聲的人指揮戰斗”,大力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黨的十九大之后,我覺得我們新青年的任務更加緊迫,實現中國夢的重任就在我們新青年的肩上。”彭志飛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才30歲左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大約60歲。也就是說,這中間的建設過程我們新青年都將參與、完成。所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鄉村振興戰略激發“三農”新活力
解決好“三農”問題,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關系到改革順利推進。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的階段,設定的一個新目標,這個戰略的實施將會為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農業農村現代化描繪美好愿景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過去的“農業現代化”到“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我們黨對農業和農村定位的再思考,農業農村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涉及農村的經濟、農村的政治、農村的文化、農村的社會、農村的生態文明各個方面的建設。”十九大代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說。
2005年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一項重大歷史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其方針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12年后,十九大報告又用了20個字,提出了新的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其中的變化需要我們細細體味。專家表示,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未來不僅農業生產能力要提升,經濟要發展,農民收入要提高,還要環境更優美,社會更文明,產業更合理……我感覺我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河南省唐河縣副縣長馬俊宏說。
當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具備了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韓俊表示,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我國“三農”發展新格局。
穩糧食穩預期的大事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袋子是頭等大事,十九大報告里再次強調穩定國家糧食生產,我們農業科研人員更有干勁、更有激情。”十九大代表、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說。
糧食安全是關系人民溫飽生存的大事,也是我們黨一直以來關心的重點。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們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產,但要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只要市場有需要,就可以產得出、供得上。
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韓長賦認為,“這是給億萬農民的一個政策‘大禮包’。”
韓長賦說,這一政策安排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期盼,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既可以沉下心來搞生產,又可以放心流轉土地經營權,還可以安心進城務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預期也更穩定了,可以放心投入、擴大生產,改善農田設施條件,有利于形成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農業投資高、周期長,最怕的就是不穩定,現在黨中央明確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這么好的政策那還不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干起來!”河南省社旗縣沃野糧食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唐道麗說。
城鄉融合透露發展決心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深刻認識城鄉關系變化趨勢和城鄉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從城鄉統籌到城鄉融合,思路更加精準。
“如果單純地忽視農村,認為通過城市發展就可以把農村的問題都解決了,這是非常天真的。”韓俊表示,城市和農村是命運共同體,今后的發展目標是要促進城鄉的融合發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礙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障礙。
韓俊認為,我們的現代化,不能夠城鄉分離、不能夠建立在城鄉分割的基礎上,要通過城市的發展、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帶動農村的發展。比如城市發展了,對農產品就有更大的需求,農產品的市場就更廣大了。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可以帶動農民就業,還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好地繼承了黨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重視并進行了創新發展,有利于形成村鎮化與城鎮化雙輪驅動。”他說,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向社會各界釋放了一個信號:資源要素配置要繼續向“三農”傾斜,補短板、強弱項,“三農”事業大有可為。
“三治”合一激發內生動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人。專家表示,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對以往所提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在鄉村自治實踐中的新概括。報告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在歷次黨代會報告中專門對“三農”工作隊伍作出要求并不多見。對這支隊伍的要求有兩方面,強調既要有專業性又要對“三農”工作有感情。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必須要把億萬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翁鳴提出,調動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至關重要。
報告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專家表示,報告強調“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關系,是對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弱勢群體的保護。
“鄉村振興,離不開脫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也是振興鄉村的前提和基礎,脫貧后時代,我們還要帶領人民群眾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十九大代表、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說。
“可以預見鄉村振興戰略將實實在在惠及農業、農村、農民,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李國祥說。
迎接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新時代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報告首次提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引發熱議。面對我國慢病“井噴”的態勢,改變重“醫”輕“防”觀念,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將有力助推“健康中國”戰略實現。
完善家庭醫生體系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作為一名中醫藥從業者,十九大代表、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藥理系主任曾南感到十分激動、振奮,同時也深深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一線科研工作中,盡全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現代化、國際化,不辜負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代,更好地保障群眾的健康。”曾南說。
曾南認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把人群健康放在一個優先發展的地位,報告對此作了很詳細的描述,例如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考慮非常周到。“我們要加強向群眾普及健康的生活觀念,提升群眾的健康素養。”曾南說。
成都“呂醫生”社區診所負責人呂奉平認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必須從健康素養做起,基層全科醫療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以全科醫生為主體,以社區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通過與社區內家庭簽約的形式,建立“分片包干、團隊合作、責任到人”的家庭醫生責任制,為患者提供零距離的醫療服務。
微醫集團四川區負責人尤佳認為,家庭醫生是促進實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重要措施,可以利用“互聯網+”,讓患者在家里測量血壓、血糖,通過互聯網直接傳到家庭醫生那里,實時指導用藥、初步診斷,“互聯網+”讓家庭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更加暢通便捷。
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
“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重在改變長期以來群眾輕預防、重治療的習慣。
“對我們農村患者來說,預防太有用了。”59歲的四川瀘州市敘永縣火星村村民李發培說,很多村民健康意識比較薄弱,“有村醫來管著我們,經常督促我們吃藥、鍛煉身體,心里踏實多了。”
為了改變農村輕預防、重治療的習慣,2014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率先在全省啟動全民預防保健試點,從“全民體檢、分類管理、重點救助”三大環節發力,摸清健康家底,降低醫療負擔,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當前試點已初步探索出可推廣模式,基層盼完善配套資金、加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健全農村中醫藥服務體系,全面推廣普及。
四川省衛計委基層衛生處處長曾令和說,全民預防保健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預防為中心”的關口前移,提升了群眾預防保健意識,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減少家庭醫療支出,有利于實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十九大代表、成都蒲江縣西來鎮兩河村黨支部書記姚慶英說,“主動預防,讓優質資源真正下沉到社區,既為廣大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方便,又保證了管理質量,真正促進分級診療落地。”
提升基層能力
不少一線基層醫護人員認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重在落地,尤其要在廣大基層生根。
姚慶英說,要實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在貧困地區,由于生活條件差、待遇低等因素,醫衛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僅靠現有的鄉村醫生隊伍,無法滿足工作鋪開的需要。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秦曉明認為,中醫在“治未病”方面優勢明顯,群眾對中醫的接受度和認可度較高。但目前貧困地區中醫藥產業開發層次低,普遍存在“多小散亂”的問題,難以滿足基層需要。實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需要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建設。
十九大代表、四川平昌縣雙鹿鄉利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良成認為,基層服務能力提升了,才能切實承擔起責任,才能起到“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推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眾健康,“我們要加強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提升公眾的健康素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王良成建議,加大支持力度和配套政策落地,同時探索通過信息化技術,構建完善的遠程會診系統,促進基層與大醫院之間的交流,多措并舉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水平。
新“留洋”故事--留學新觀察之一
出國留學,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非母語的學業考核,更要面對陌生的環境、人群、文化。與我們眼中的以往留學生活相比,新一代留學生們有著自己的酸甜苦辣。多名身份不同、目的各異的留學生,向半月談記者講述了他們的新“留洋”故事。
捷徑?是另一種方式的選擇
剛剛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夏天本科就讀于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大三時她決定出國讀研。和所有“出國黨”一樣,從決定出國到拿到offer的400多天里,夏天經歷了申請、考試、各種文書準備、專業選擇、多次被拒、擇校等各個環節。
“那段時間,沒日沒夜泡圖書館,都內分泌失調了,大把掉頭發。”夏天說,她的目標很明確,決定去英國的時候就直接鎖定了前五的學校,如果申請不到就繼續在國內讀研。
“其實當時也有過動搖,留學真的不是捷徑,而是苦途。在得知自己有保研資格后,經過權衡還是決定繼續前行。”夏天說,想感受世界一流名校的學術氛圍,也想借出國提升一下自己能力,開闊眼界。
夏天的路徑,是我們印象中最順遂正統的一種留學。社會的發展,讓留學路徑更加百花齊放。
“在很多人眼中,我就是那一類高考失利才選擇出國的人,而且上了一個國外二流學校。”正在澳大利亞讀大學的王君說,其實自己不過是把留學當成高考外的另一條通往別處的橋罷了。
2015年高考失利的王君沒有選擇復讀,“與其同樣的事情再經歷一次,還不如選擇另外一條路走”。在同學看來,王君走了一條“捷徑”,但這條路也并不輕松。“申請國外大學的那段時間,像又經歷了一場‘高考’。”王君說。
“如果出國是為了逃避高考,或者是跟風,還是趁早放棄此念頭。”王君說,大部分出國的學生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風光,很多改變會讓你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思考,要能hold得住寂寞,更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調試能力。
與出國讀大學不同,由于有家人的協助和支持,高中生小彭的感受更多的是新奇與憧憬。
今年16歲的小彭,初中畢業前三四個月就開始準備出國上高中。當他的同學們都在忙碌準備復習迎接中考的時候,他和家人則忙碌于挑選留學中介機構、選擇去哪個國家、準備資料去公證、遞交申請、辦理簽證等。
2016年,他到了加拿大。計劃在加拿大讀完高中和大學的他,希望自己能夠通過上加拿大的高中,申請到一所商科好一點的大學。在小彭所就讀的加拿大高中里,像他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大約有四五十人,一年下來的學費和生活費需要幾十萬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人的父母都經商。小彭說,不好好學習、亂花父母錢的學生是有的,但那是少數。
跳出舒適區自尋苦途的“高齡”留學生黃茜算是個另類。供職于華南地區一家大型主流媒體的她在工作8年后,獲得全額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教育學碩士。
“出國是因為我感到自己真的需要充電了。”黃茜說。自從參加工作,一直都在做教育新聞報道,工作8年間她幾乎跑遍了廣州的大學、中學和小學。年復一年,黃茜發現自己采訪、寫稿越來越熟練,卻也越來越疲憊。
求學的一年,在與來自世界各地同學們的交流中,黃茜看到了“更大的圖畫”,在全世界教育發展的全景中重新認識了中國教育的地位、成績和不足,她覺得“累,但也充實”。
山東孚澤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靜峰說,近幾年,出國留學日趨大眾化。在本世紀初,送孩子出國留學還是一種少數家庭才能考慮的“奢侈品”,如今,更多的普通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教育。
《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計劃留學人群主要集中在就讀本科及以上階段,占比達70%。其中,正在就讀本科的人群占52%,就讀本科以上階段占5%,已畢業人群占13%。
混日子?其實不少是“懸梁刺股”
大部分人出國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看得更多,以后能走得更遠。“留學兩年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夏天說,英國的碩士大多是一年制,很多人會質疑一年的碩士到底能學什么,其實就是將國內的兩年的課程壓縮成一年,“我身邊都是整宿整宿熬夜寫作業的同學,即使很辛苦,可能也換不來一個優秀。”
對此,正在英國讀博的心妍表示贊同:“若想在名校順利畢業,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的要求很高。除了圣誕假期和春假會出去玩,大部分時間都是泡在圖書館。考試的前一個月,每天休息不會超過6小時,考前一周更是24小時泡在圖書館。”
“如果有同學告訴你學習不重要或者及格就行,請一定不要相信他。學習非常重要,分數也要盡可能高。”心妍說,本來自費讀書花費就不低了,國外的課程重修費真的很貴。
據悉,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中,自費留學共49.82萬人,占出國留學總人數的91.49%。2012年以來,自費留學的比重持續保持在92%左右,我國已初步形成公派留學為主導,自費留學為主體的留學工作格局。
今年5月從美國南加州大學畢業的袁夢焰,國內本科畢業后出國,剛到美國時覺得非常孤獨。“我當時住在學校旁邊的公寓里,四個人一套,一個房間住兩個學生。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圈子會很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很遠。”袁夢焰說,在這個地方很累,很孤獨,課業壓力很大,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自己呆著,不像在國內有很多朋友,但艱苦的學習生活也能讓自己迅速成長成熟。
專家認為,對于個性突出,在國內有良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學生,出國留學有可能讓他們更優秀;而一些在國內就沒有良好習慣,甚至好吃懶做、好逸惡勞者不可能因為到了國外,就馬上變一個人,收獲成功。
看世界?也是另一種經歷
調查顯示,決定留學人群出國留學的因素主要來自于內在自我提升的驅動:拓展國際視野與豐富人生經歷是出國留學最主要的目的。此外,對于國外名校或文化的向往,也是驅動留學人群的因素之一。“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圖和筆記里,而是在你的腳下,留學期間,趁著閑暇去了很多地方。包括英國本土、歐洲大陸,也曾去美國實習了兩個月。除了欣賞美景,更是一個體驗不同文化的機會。”夏天說,她已經換了兩本護照了。
“留學有一個詩意的名稱,叫游學,每到一處,我都會先看當地的國家博物館,感受他們的歷史文化。”王君說,留學是一種既能讀萬卷書,又可以行萬里路的方式。
鄭女士在某中央級媒體工作了10多年,申請自費到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管理碩士專業學習充電。這個專業的大多數學生都有媒體工作經歷,有巴西的名記者、非洲的名主持人、中國央視的紀錄片制作人等,大家對于留學有著更清晰的目標和認識,小組作業常常讓英國老師眼前一亮。“這一年的收獲非常大,是在工作中得不到的。”她說。
但想家,貫穿了很多人的留學時光。
每逢佳節倍思親,只有身在異國他鄉才能真正體會這句詩的意義。“基本上每周都會跟家人視頻聊天,平常日子倒也沒什么,但是在跟團圓有關的節日里視頻,就不一樣了。”王君說,大家會假裝收拾擺弄手邊的東西,就是不看鏡頭,就怕看一眼鏡頭那邊的家人,眼淚會忍不住流出來。
“每到一個地方,每看到一處風景,腦海里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都不是‘哇噻太美了’,而是‘什么時候我能帶爸媽也到這看一看’。”袁夢焰說。
“想家,也想國。”在國外,夏天最愛吃的是中國菜,最想聽到的是鄉音。“有時候走在路上經常會有陌生人用‘你好’跟我打招呼。”夏天說,“我想,這就是國家強大的一種表現吧!”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楊進說,過去3年,每年到教育處開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的人員總數呈逐年遞增趨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中國越來越開放的大環境下,思鄉的情感、文化因素和國內越來越好的經濟前景和發展環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據統計,2016年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為58.48%。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留學生--留學新觀察之二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他們遠赴重洋,帶著求知欲與好奇心,走進課堂,融入當地,展現個性與風采,那么,在外國人眼中,這些新時代的中國留學生有什么樣的新變化,呈現出什么樣的新特征?
從抱團到融入
“抱團、略顯孤僻”是以往一些國外師生眼中中國留學生的一大特點,中國學生似乎更喜歡小范圍地與中國或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交流,呆在自己的圈子中。
在紐約大學史丹赫學院的助理教授程華宇看來,近些年,許多華裔學生都在很努力地走出舒適圈、融入校園,“他們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多半是,‘如何才能交到美國朋友’。”
在半月談記者和中國留學生的交談中,他們大多表示課余時間會花很大的精力“學習”美國的流行文化,比如看高人氣的脫口秀,來填補自身知識的盲區。而在學校舉行的一系列幫助學生熟悉環境的社交活動中,中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
“我待在寄宿家庭,經常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悉尼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申玉中這樣形容他在澳大利亞的“新家”。
第一次在國外生活,申玉中選擇寄宿在單親媽媽米麗·弗朗的家里。見到半月談記者時,申玉中穿著黑色的“皮卡丘”文化衫,這是弗朗的孩子們送給他的圣誕禮物。
弗朗一邊與申玉中準備著午飯,一邊對半月談記者說,留學生應該嘗試與寄宿家庭共同生活,這樣可以學到很多文化層面的東西。
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寄宿澳大利亞家庭的留學生人數增長了20%,這成了留學生追求與澳大利亞文化互動的獨特有效的方式。
從害羞到張揚
就中國學生個體來講,他們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則經歷了從害羞到張揚的變化。
謝菲爾德大學數學博士、英國學生兼助教愛德華·皮爾斯對半月談記者說,在以往的印象中,中國留學生因為害怕犯錯,在課堂討論和意見表達環節不夠積極。他們中的很多顯得害羞,不愿在課上與老師多互動,也不擅長在一大群人面前表達觀點。這一方面可能受限于英語能力,也有可能是因為文化差異。
不過,近些年他發現,隨著校方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改進,強化了小組合作項目,中國學生的表現越來越活躍,與外國學生的合作也越來越融洽。特別在中英角活動中,不少中國學生敢于表達和展示自我,令人印象深刻。
對于這一點,為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預備班教授英語的老師詹姆斯·道森也有同感,過去,他總為班上的中國學生不能大聲表達和參與課堂討論而擔心。直到他找到了激勵中國學生的好辦法--讓大家介紹各自家鄉的美食和飲食文化。“有個來自湖北武漢的學生,說起家鄉的熱干面就滔滔不絕。”道森說,隨著中國的發展壯大和越來越開放,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自信了。
更加勤奮刻苦
如果說大膽融入,敢于表達是中國留學生新的變化,那么,在不少教授和學生眼中,中國學生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從來都沒有變,那就是勤奮刻苦。隨著競爭的加劇,不少中國留學生更加勤奮刻苦了。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新聞與傳播學院是全球新聞傳播學的頂尖學府,負責國際學生招生的教授本·李說,最近幾年,該學院最終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幾乎超過總招考人數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中國學生總體而言都很優秀,成績突出,學習能力強。”
2015年,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系的一份畢業生名單在網上曝光后引發熱議,在名單上的231名畢業生中,中國留學生多達190人。一些美國媒體驚呼,中國學生已經“攻占”了各大名校的統計學系。南卡羅來納大學統計學教授蒂姆·漢森說:“中國學生在申請專業時提供的數學成績令人驚嘆,不少學生的水準已經遠遠超出了美國本土的學生。”
對中國學生的勤奮刻苦,美國圣母大學教務處負責人托馬斯·布里什感受非常強烈。他說,剛來美國時,中國留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整體不算出色,但經過一個學期后,很多人開始進入全班最優秀學生之列。在他看來,中國學生進步很快有兩個原因:首先,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其次,他們善于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楊同學的話也印證了這一點,他說,“很多中國學生把業余時間都用在兩個L上,一個是圖書館(Library),另一個是實驗室(Labs)。”
這種在學習上的上進心有時候也會體現在工作和生活中。來自河南的中國留學生喬伊思就讀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她用4年時間完成了正常需要6年讀完的本碩連讀學業。此外,她還經常參加校外實習項目,她工作的廣告公司老板邁克爾說,喬伊思的吃苦耐勞和強烈的上進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員工,聰明、紀律性強,希望她畢業后能到我的公司來工作。”
新時代,留學如何更“牛”--留學新觀察之三
中國已經不是往日的中國,很多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出國留學,學以致用取得“真經”,將留學價值最大化,避免“鍍金式”低性價比留學,對留學生群體提出了新考驗。
“走一步看兩步”,留學要未雨綢繆
我國留學市場已走過小眾的“精英留學”時代,進入大眾“自主留學”階段。但當前還存在著非理性留學、盲目留學和“被留學”現象,許多并不適合留學或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走到海外,對他們來說,在國外、回國后都將面臨不小的困難。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多數留學生和專家都建議,留學貴在“早規劃、早準備、早行動”。
“首先要明確自己留學的動機,可能不少同學去留學的決定都是父母做的,或者是看到其他同學出國留學,自己也想跟風。”位于澳大利亞的留學機構澳士友伴負責人左鵬說,基于自己未來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甚至人生規劃而做出全局考慮,留學才真正有意義。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學國際部劍橋中心負責人何芳建議,學生最好在18歲左右出國,在國內接受完國際高中課程再到國外上大學是“最佳組合”,這樣能有比較好的銜接,并且此時的學生具有比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畢業的夏天認為,“名校效應”在留學生學習生活中以及日后求職中會逐漸凸顯。
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逐年增長,世界名校錄取率卻沒有提升。名校競爭將更加激烈、入學要求也將日趨嚴格。左鵬建議,有出國意愿的學生提早準備語言成績和專業成績,用企業實習、社會活動等實戰經驗豐富申請文書、突顯自身優勢,提高名校錄取幾率。
當前留學主要集中在海外普通高校的經濟管理、語言藝術等商科類和社會科學類學科,或者知名學校的心理學、宗教學等冷門學科,導致求職扎堆熱門崗位,或者所學專業與國內就業難匹配。
專家建議,學生在留學前就做好職業規劃,尤其是國家大力提倡和發展的,創新型國家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所緊缺的專業和方向,應該重點關注。
身在異國他鄉,安全也是頭等大事,“在出國之前,就要了解在海外留學的風險,知道留學地可能會因文化差異、風俗習慣、法律法規等方面的不同而容易產生的風險。”左鵬說,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救生技能,不露財、不炫富,多與使領館具體工作人員和機構保持聯系。
不要“鍍金”要真金
“招聘留學生一般都比較謹慎,國外學校魚龍混雜,作為用人單位,我們首先會看留學生在海外就讀的學校。”北京一家大型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說,招聘者對名校的學生還是很認同,如果學校世界排名在100以后,考慮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專家表示,從目前就業市場上看,留學生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相對于國內普通大學畢業生而言,一些留學生的思路會更開闊,獨立解決問題、適應工作環境方面也更有優勢。
作為企業,往往更偏重的還是個人能力,而非留學光環。“有的留學生展現了更創新開放的思路,更好的英語水平等海歸應有的優勢,有的學生,若非簡歷標注,基本看不出曾經留過學。”采訪中一位民企的負責人說。
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看來,有海外工作經歷固然能帶給應聘者更寬的國際視野和更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不過公司更在意應聘者是否好學、踏實肯干,是否有清晰的思路和想法,“有了這樣的基礎,即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公司也愿意給予平臺去培養。”
“走出國門之后是學生真正留學開始的時候。在學習方面要多與老師互動,參與討論溝通。組建學習小組時要避免扎堆華人圈,盡量選擇外國人小組,這樣能夠更好更快地鍛煉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多名專家表示。
山東孚澤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靜峰認為,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能幫助學生在一個陌生環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所能融入的社交圈,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對于留學生在海外擴大交際圈、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緩解學習和思鄉壓力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此外,留學切莫本末倒置。“永遠不要忘了你出國是讀書的,不是買買買,不是搞代購,更不是學廚藝。”在澳大利亞讀大學的王君說。
家鄉大好,增強競爭力是關鍵
目前,我國正在迎來最大規模的“海歸潮”。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指出,“情感與文化因素”“國內整體經濟前景好,政治穩定”是海歸回國的前兩位考慮因素。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懌認為,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各行業發展前景光明,各城市生活水平提升,讓很多留學生更加篤定回國的信念。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為歸國人員發揮才干開辟了更廣闊舞臺,而近年來針對留學生歸國在科研、創業、戶籍、住房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則發揮著更直接的引才效用。
目前在德國就讀碩士的葛春宵說:“祖國變化太快太大,自己要重新去學習和適應,把在國外學到的東西和國內的需求結合起來。”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會長齊立新認為,留學本質上應是對本國理論知識、教育內容、科研條件方面的欠缺,有針對性地到他國補充的短期行為。留學生在讀期間應著重加強在國際化視野、獨立思考工作、快速適應與溝通等方面的學習和提升。
面對“海歸潮”的激勵競爭,汪靜峰建議留學生在讀期間應積極開展職業社交,尋求實習機會,在回國前就開展調研,了解國內相關企業的環境能否滿足自己的求職和工作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定位是否適合中國的招聘市場,提前熟悉職業環境和國內商業環境,增強競爭力。如果想留在國外,也應早作打算。
此外,海歸的人際網絡多散布海外,有些海歸又不注重保留國內的社交網絡,業內人士建議,留學生應盡早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利用寒暑期回國實習,借助海歸專場招聘會、國內高校網友等力量,保持對國內就業市場資訊的關注。“留學生回國前后多參與專業平臺的社交活動,拓展職場網絡。”汪靜峰說。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秘牛棟說,駐外使領館主要通過“春暉杯”創新創業大賽這一國家級平臺給希望回國的留學人員牽線搭橋;同時,國內一些地區利用區域優勢,根據自身經濟布局需求,紛紛到國外招聘人才,國家與地方吸引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雙軌制”已然形成。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表示,留學的“鍍金時代”已經過去,留學是一條機遇與風險并存的路。學校、留學服務機構、家庭都要擔當責任,為留學生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指導和支持,學生自己也要有風險意識、憂患意識,讓留學真正有所得,更有機會實現個人夢想。
“北上南下” 恐后繼無“師”
近年來,在省城和沿海城市高薪挖人的浪潮下,我國中西部地區頻現教師流失現象,且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師和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一些村小甚至只剩一位“留守”教師,導致無法正常開課,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來一去二、飛三走四”
從贛南到鄂東再到深圳,現年36歲的鄧老師在大學畢業后的13年任教中,輪換了多個工作地點。
在贛南尋烏縣,剛畢業的鄧老師就職于縣一中,兩年內就購買了住房。幾年后,他回到原籍地湖北黃岡任教。2013年,他又選擇到深圳一所高中任教。
“在深圳教書,年薪10萬元以上,至少是老家的兩倍。”他說。
在“北上南下”的隊伍中,除了普通教師,還包括校領導。
幾年前,湖北省麻城一中原校長董昌玉應聘到北京一所高中擔任校長,在京城分了一套住房,妻子也安排了工作。
作為湖北省特級教師,董昌玉的“華麗轉身”讓不少教職人員欽羨不已。
麻城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老師說,雖然麻城一中是當地最好的學校,但工資跟北京20萬元年薪相比不足三分之一。
湖北省英山縣溫泉鎮蓮花小學教師汪磊君說,該校在校學生千余人,學校現有教職工近80人,雖然每年有兩三位新老師過來,但大多是“來一去二、飛三走四”,其中就有不少辭職去沿海城市。
目前,該校現有公辦教師平均年齡接近50歲。年輕教師留不住,骨干教師青黃不接,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的發展。
“目前,我們全縣3000多名在職教師,50歲以上占29.7%,40歲到50歲之間占比29.6%。”湖北省英山縣教育局局長胡涂說,雖然這幾年補充了500多名省招教師,但有些農村學校依然后繼無“師”,且年齡老化導致知識老化。
在職教師壓力大,教學質量打折扣
中西部地區優秀年輕教師的大量流失,進一步加劇了地區間教育和師資配置失衡。
鄂東某縣城一所重點高中,曾培養了大量優秀高中生走進“象牙塔”,但近年來高考錄取率連續下降,考名校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自習課,我每周還要上27節課,平均下來每天4節課,壓力非常大,備課時間都沒有。”這所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說,最近一年,他所在的英語組有4名教師離職到深圳任教,由于沒有新教師補充,他原本帶兩個班,現在增加到三個班。
除了工作量加大,學校留下來的高齡教師面臨知識老化、創新能力不足、接受新事物慢等問題,在教學上往往處于被動。
近年來,河南省沁陽市為了優化教育資源,建立了“沁教云”平臺,要求每位教師每月上傳兩堂微課到“沁教云”,實現教師自主備課在桌面,二次復備在云端的應用能力,并對教師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打分。
57歲的祁興武是沁陽市常平鄉山路平小學的一位高齡教師,他已經在這所小學任教30多年,長期教1至3年級的課程。受困于信息化教學,祁興武一直難以適應,苦惱不已。
高薪挖人存隱憂,提高待遇留人才
“我從教10余年來,帶了多屆畢業班,獲得大小獎項40多個,但是工資待遇一直上不來,職稱評選名額有限,沒什么奔頭。”鄂東一所重點高中的鄭老師說,目前,武漢有一所學校愿意出數十萬元年薪聘請他,他正在考慮之中。
黃岡市教科院主任黃建軍表示,要解決優秀師資流失問題,穩定教師隊伍,必須從提高教師待遇入手,在基本工資制度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情況下,關鍵是要加大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
據了解,目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執行國家統一的政策和標準,城鄉、地區之間差別不大,但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社會保障等輔助性工資差距巨大。
湖北省黃梅縣晉梅中學校長帥亞成說,當前教育有一個現象是“重物輕人”,學校重視硬件建設,房子越蓋越漂亮,教學設備越來越先進,但教師收入一直沒增長,人的積極性沒發揮出來,物的作用也就難以實現。
不過,高薪挖人背后也有名師默默堅守。今年54歲的南秀全,獲評湖北省特級教師已有20年,一直擔任黃岡市教科院初中數學教研員工作,是黃岡市教育系統4名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之一。
在南秀全看來,黃岡要留住優秀師資,增加收入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給予教育和教師更好的環境,提高教師幸福感,讓他們體面地教書、尊嚴地生活。
基層“臉生干部”現象何解?
不大熟悉基層、基本不懂群眾,雖然工作辛辛苦苦,但在群眾看起來又是衙門作風。目前,部分基層“臉生干部”成為開展群眾工作的掣肘,一些地方進行了改革探索。
“臉生干部”三大表征
近年來,盡管各地采取不少措施推動干部深入基層,但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干部不了解群眾,群眾不了解干部”的“臉生干部”現象仍存在。
現象一:“三門”干部不熟悉基層。80后干部徐某是一名從家門、校門直接進機關門的“三門”干部。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但他下鄉時還是發現,群眾所思所盼和他在辦公室里想的有些不一樣:“原來以為農民最關心收入,到了老鄉家里才發現他們談得最多的是家庭,才理解開展‘尋找最美家庭’工作的重要性。”
現象二:群眾不熟悉基層干部。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一位村干部干了多年,至今還有許多村民不認識她。她說,村里有7000多名村民,有許多人長期在外打工聯系不上,基層一些工作是“上下級動嘴、社區里跑腿”,影響面有限。“干部感覺干得挺辛苦,但實際與群眾的粘合度不夠。”
現象三:工作出不了機關門。一位基層干部說,傳統工作機制局限性很大,和深入群眾的要求漸漸不相適應。比如評優秀婦女工作者,上級文件層層下發,基層再層層上報,最后一看候選人幾乎都是系統內部的人。“自己干得挺熱鬧,每年工作總結寫好幾頁紙,但在群眾中缺少影響力。”
婦聯上網變“娘家”
2015年起,福建省婦聯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婦聯上網工程”,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通過構筑線上線下互動的婦聯網,開辟了一條網上群眾路線新路徑。
利用網絡互動性強的特點,改變以往婦聯說話“叫不響”“一頭熱”局面。比如,通過網絡報名參與名家講壇、“尋找最美家庭”網絡評選等,這些活動互動性好,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其中。
據統計,僅在“尋找最美家庭”網絡評選活動中,就有1500多萬網民參與投票,選出各級最美家庭17.9萬戶。
創新“一呼百萬”微信工作法。福建各級婦聯專、兼職干部建立了近4萬個“好姐妹”微信群,每位干部通過微信群直接聯系10名至80名不等的婦女群眾,直接聯系婦女群眾近百萬人,形成“一呼百萬”的號召效應。
女大學生陳小梅說:“剛創業時,招工比較困難,我在群里發了個小牢騷,婦聯的同志馬上幫我聯系人社局,為我解決了困難。”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福建省婦聯變成了百姓可以隨時隨地造訪的“娘家”。
群團工作也需“供給側改革”
注重從群眾需求出發,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服務,是福建省“婦聯上網工程”受到社會認可的主要原因之一,也為群團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福建省婦聯主席吳洪芹說,通過此次改革發現,只有以“供給側改革”的思路指導群團工作,不斷適應婦女需求變化,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擴大婦聯服務的有效供給,才能不斷增強婦女群眾與婦聯的聯系。
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說話”,福建省婦聯推出音頻、漫畫、H5產品、微電影、表情包和系列福利品200多件,讓群眾樂意看,看了樂意分享。內容上要接地氣,把群眾需求點當作服務重點。
為了了解群眾所思所想,福建省婦聯開展“微博問策”和微信調查問卷,收到400多條諫言和2026份有效問卷,幫助婦聯及時掌握基層思想動態。
吳洪芹提出,“婦聯上網”初衷不是讓干部坐在辦公室里聯系群眾,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面、心貼心、手牽手。因此,它不能取代傳統下基層調研,應注重線上和線下工作相結合,并堅持落實下派干部到基層蹲點機制。
【專家點評】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葉文振:福建省婦聯建立的讓群眾在網上參與、分享、互動的“婦聯上網工程”是讓干部深入群眾的一種辦法,在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普及的當下,值得推廣。目前這項工程仍處于起步階段,今后可以應用大數據等技術,對婦女群眾的關注點和需求點進行進一步深度分析,以便及時掌握群眾思想動態,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一鍵加速!網上群眾工作部都干了什么
今年以來,湖北武漢市在實踐網上群眾路線中,探索成立網上群眾工作部,通過集中受理群眾各類訴求,全程督辦推動“馬上辦”,分析數據破解共性難題,形成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系統機制。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生活在武漢的居民都知道,包括武漢長江二橋、長江隧道、三環線道路等在內的“九橋一隧一路”,每次通過就得收費8元,或購置2100元的年票。多年來,網上關于這一收費“吐槽”不斷。
從明年開始,這項費用將不再收取。取消收費的直接原由,與今年初武漢市創新工作機制和平臺,每天收集匯總網民反映情況,及時交予相關職能部門督辦有著莫大聯系。之后,武漢市進一步整合網上群眾服務職能,于今年5月在國內率先成立集網上民情收集、網民訴求辦理為一體的網上群眾工作部。
武漢市委副秘書長、信訪局局長徐精華表示,網上群眾工作部將過去分散的群眾訴求反映渠道整合起來,建立起平臺互通、信息共享、力量整合、條塊順暢的信訪工作機制。
“成立網上群眾工作部,是走好網上群眾工作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新舉措。”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網上群眾工作部幫助群眾“多上網、少跑腿”,變“上訪”為“上網”。
三大創新,環環相扣
作為一個便民服務管理機構,武漢網上群眾工作部采取“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模式運行。從市政府總值班室、市委督查室、長江日報集團、市信訪局抽調人員,設立受理辦理組、督查考評組、綜合分析組、綜合協調組,承擔訴求收集受理、督辦問題處置、民意數據分析等方面職能。
--群眾訴求集中受理,避免部門“踢皮球”。網上群眾工作部將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市陽光信訪平臺、12345市長專線、12319城管熱線等進行整合,明確群眾網上反映訴求統一為“武漢城市留言板”,電話反映訴求統一為市長熱線,實現群眾訴求集中渠道、統一受理。
--限時辦理全程督查,“看著辦”變成“馬上辦”。群眾反映問題交辦相關部門后,督查組就介入進行分級督辦。一方面圍繞受理率、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將各部門辦理情況每周在報紙上公示,并納入績效考核;另一方面對解決問題不及時、不得力的,嚴肅問責追責。
--分析網絡民情數據,及早介入共性難題。6月中旬,有網民反映他家附近沒有配套公立幼兒園,僅有的民辦幼兒園學費漲到一年3.4萬元,且入園名額有限。“武漢城市留言板”相關負責人隋元杰說,統計數據顯示當時有關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投訴共859件,引起高度重視。武漢市政府專門召開幼兒園規劃建設會議,出臺全市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破解入園貴、入園難問題。
“網上辦”“馬上辦”提升獲得感
據統計,武漢市網上群眾工作部成立以來,共受理群眾投訴、建議、咨詢27萬件,按期辦結率99.41%,群眾滿意率83.06%。武漢市受理信訪件中,7月底的網上信訪量占比從去年同期的53%,提高到75%。
武漢網上群眾工作部綜合分析組楊文平說,網上群眾工作部給群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城市綜合治理、監督職能部門的公共平臺。“這種城市治理的參與感,推動問題解決的價值感,無疑能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
【專家點評】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戴焰軍:當前,廣大群眾特別是年輕人通過網絡接觸信息、反映問題已成常態。武漢成立網上群眾工作部,努力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適應了時代的特點和社會的發展,在黨和政府與群眾間架起了一座新的橋梁。
面向現代治理,“楓橋經驗”再出發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上世紀60年代,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創造了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楓橋經驗”,成為社會治理的一面旗幟。近日,半月談記者重新走訪楓橋,看到“楓橋經驗”不斷與時俱進,面向現代治理,構建起多元共治、依法治理、服務導向、技術引領的全新格局。
“多元共治”添力,“兩網融合”增效
調解志愿者聯合會、“楓橋大媽”互助協會、鄉賢聯合會……近年來,楓橋鎮不斷有草根力量參與到社會治理,全鎮已培育47個鎮級社會組織、近200個村級社會組織。
“楓橋大媽”互助協會成立于去年的“婦女節”,其職能包括化解矛盾、文體宣傳、創建文明城市、關愛弱勢群體等。400多名會員中既有村干部,也有老師、心理醫生、女企業家和家庭婦女。
“‘楓橋大媽’充分發揮了女性優勢,有時候夫妻吵架,村干部講道理沒用,女同志兩邊勸一勸,還真靈。”“楓橋大媽”陳佩英說。
“‘楓橋經驗’的靈魂是群眾路線,精髓是與時俱進。在新時期,社會治理主體也要更加多元化,除了群眾,社會組織、企業、群團也是重要的社會力量。”諸暨市政法委副書記張懷斌說,在新時期,“楓橋經驗”還通過融入科技力量,破解基層群防力量分散、信息溝通不暢等難題。
在楓橋,一旦發現可疑人員或有公共設施被損壞,熱心群眾用手機一拍,通過該鎮官方微信公眾號“古鎮楓橋”,就能將情況上報到鎮綜合指揮中心,隨后中心會視具體問題交由相關部門、人員處理。
民生問題全覆蓋、快響應的背后,是楓橋“兩張網”的有機結合。一張“網”在線下,全鎮被劃分成189個村居網格,每個網格都配備網格長、網格員;一張“網”在線上,是依托互聯網建起的基層治理綜合信息系統和綜合信息指揮室。
為讓上報的民生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楓橋還整合全鎮各類站、所、庭、辦,建立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大平臺,所有執法人員集中辦公,全天候巡邏執法。
注入“法治基因”,深化“服務導向”
“化解矛盾糾紛,光靠老辦法已行不通,法治思維越來越重要。”當了30多年村干部的楓橋鎮楓源村村委會主任駱根土深有感觸地說。
為了推進依法治村,楓源村不斷對標法律,完善村規民約。例如,楓源村曾規定,對偷倒垃圾的村民、單位予以處罰。有村民提出,村委會沒有處罰權。在上一次修改村規民約時,“處罰”都換成了“賠償”。
有了規矩,還要讓村民參與決策、有效監督。楓源村通過“三上三下”機制,確保在收集議題、醞釀方案、審議決策時“讓民做主”,并借助事前超前監督、事中跟蹤監督、事后檢查監督的“全鏈條監督”,打造透明的干群關系。
“讓群眾養成法治思維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楓橋鎮黨委書記金均海說,如今在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時,楓橋鎮注重“先法后調”,即先依法處理,后再根據雙方意愿,決定是否選擇調解,以杜絕因調解導致證據遺失最后上訪的現象。
與此同時,楓橋不斷探索“變管理為治理,以服務換民心”。一見到半月談記者,楓橋派出所社區民警趙信就遞上了自己的名片,上面印有他的證件照、警號及個人聯系方式。
自下沉警力后,楓橋派出所社區民警從原先的7個增至17個,人數超過全體在所民警(共31人)的一半。每個社區民警都有對口的村、社區,遞名片、進農家、拉家常成了他們的日常工作。
“很多問題在源頭就化解了,也拉近了民警和老百姓的距離。我們的工作也吸引了更多群眾自愿加入到平安建設中,現在全鎮‘紅楓義警’就有100多名。”楓橋派出所所長楊葉峰說。
【專家點評】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升級版的“楓橋經驗”更加凸顯了四大理念。建設和諧社會,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新“楓橋經驗”更加突出了固本強基、基礎治理的理念。對于群眾的新需求,新“楓橋經驗”更加突出了民生保障的理念。順應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新“楓橋經驗”更加突出了智慧治理的理念。此外,新“楓橋經驗”更加突出黨政主導、合作共治的理念,積極轉變治理結構,激發群眾、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治理,共同受益。
24小時不打烊,15分鐘閱讀圈
無人值守、自助服務、誠信借閱、就近便捷……城市書房以全新的服務理念日益成為溫州市民度過休閑時光的最佳選擇,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深夜書房”“精神糧倉”。
2014年,由于舊城改造,溫州市圖書館遷入新館,位于市中心的老館作為分館繼續使用。由于圖書館經常接到讀者電話要求延長開館時間,到了晚上8點多也還有讀者抱著書不愿回家,溫州市圖書館索性嘗試將老館變為24小時運營,反響之好出乎預料。
溫州市圖書館館長胡海榮說:“老館的30多個座位經常爆滿,讀者給我們打電話要求增加座位。原來我很擔心夜里會有市民來圖書館打牌,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是多余的。”
鹿城區是溫州的城區中心,現如今13家別致精巧的城市書房讓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在濃厚的商業氣息之外飄起書香。2015年,鹿城區文廣新局首先做出表率,將原先員工食堂臨街的一半位置騰出,并邀請鹿城區引進人才法國設計師托馬斯擔綱設計,設計城市書房。
“這里比街角的咖啡店更文藝。”每一個過往的行人都會被僅有70平方米空間的城市書房所吸引。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慧雷認為,這是閱讀的魅力,更是文化的感染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溫州市區已建成27家城市書房,共接待讀者約200萬人次,外借圖書約90萬冊,辦理借書證近4萬張,圖書外借率230%。作為公立圖書館,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曇花一現?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介紹說,為破解這一難題,溫州城市書房進行了多項開創性的探索。
首先,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500萬元,并將不少鬧市區的公房無償交給書房使用。城市書房基本不配備工作人員,讀者憑借溫州市圖書館的借書證或市民卡、身份證,30秒鐘就可完成自助借閱。圖書館的保安兼任管理員,每天深夜對圖書進行分類整理,方便讀者取閱。
其次,城市書房采用圖書館與企業、社區、政府合作建設模式,每家城市書房的前期投入約50萬元至60萬元,由合作方免費提供場館并負責內部裝修,圖書館提供圖書及借閱設備。后續運行費用如水電費、物業費等約3萬元到5萬元,也由合作方支付。
書房無人值守、共建共享的獨特模式,成為檢驗市民誠信精神的“試驗場”、提升文化文明素養的“流水線”。
70歲阿公孫松濤,為了做好志愿者,大字不識的他不僅在A4紙上畫上書架,標上“A-Z”,以記清圖書擺放的位置,還每天準時來到書房,規勸讀者不帶吃食入內,以維護書房環境。
安徽人魯家亮多年來將城市書房當家,僅有小學文憑的他管理著四萬三千多冊圖書,之前需要6個員工做的事,如今全由他一人來解決。
蘭州人李兆興雖因車禍傷了腿,卻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拄著拐杖來到城市書房,花費3個小時掃地、拖地、理書、抹桌。他對半月談記者說:“這里像是我的第二個家,如果臟了亂了,我會心疼……”
在溫州大南城市書房門口的一張桌上,有人留下了這樣的一張便箋:“在書房門口撿到10元,留給需要的人”。便簽連同一張10元紙幣夾在一起,溫暖著每個在城市書房遇見它的人。
在五馬城市書房,一位母親將一張紙條和包好的35元錢放在書柜上,紙條上寫道:“我的小孩把書撕壞了,現已補好并按原價進行賠償,對不起!”
溫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柳升高說,“書房”不僅給市民帶來家庭的溫馨感,更是文化陣地建設的關鍵。我們希望將“城市書房”打造成為都市人心靈的港灣。
移動支付,老年群體的喜與憂
“現在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一定要帶手機”,這句話已是時下許多年輕人現實生活的寫照。隨著移動支付潮流席卷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二維碼”已經逐漸從習慣變成了依賴。
然而,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數量龐大的老年群體如何能夠打消心中顧慮、克服障礙,充分享受到移動支付這一新興技術所帶來的便捷?
老年群體日益關注
一個爽朗的初秋早晨,杭州西湖邊一處小公園里,十幾個退休的老同事又準時相聚,這周“晨話會”的主題是“移動支付”。
60歲的俞玲芳是他們中的“小妹妹”,移動支付已然成為她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移動支付很方便啊!我已經用了好幾年了,超市購物、出門坐車都可以用,省去了找零錢的麻煩。”
“她年輕,對這些新東西用得很好,我就不行啦,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反應慢了、記性也差了,接受得慢。”72歲的方海燕在一旁插話,“付錢轉賬生怕自己看不清,手指一點錯了可就麻煩了,還是用現金安心。”
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1%。
“盡管老年群體數量很大,但在互聯網世界中他們還屬于占比較低的人群。”螞蟻金服工作人員胡秀說,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普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使用移動支付。
支付寶數據顯示,55歲以上的用戶已達到上千萬,其中最受老年人歡迎的功能是網購付款、轉賬、線下付款等。
另一項基于近萬名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調研結果表明,九成受訪者樂意主動學習新事物,而他們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以支付寶為例,七成左右父母是通過自學掌握使用方法,依靠子女和他人指導分別僅占近二成和一成。
主客觀障礙仍待破解
采訪過程中,半月談記者注意到,雖然移動支付有方便輕裝出行、免除找零繁瑣、避免假鈔流通等優點,但不少老年人對其還是“敬而遠之”。
劉先生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白領,他在充分享受著移動支付便利的同時,也想把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帶給自己的父母。
“過年回安徽老家,幫父母下載了支付軟件,由于他們視力退化,我花了很長時間教他們,我走后不久他們又忘了。”他說,很多對年輕人來說稀松平常的操作,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今年年初,蘇州一位72歲的老伯給媒體寫了一封信,訴說自己對學習網絡工具的愿望,信中他寫道‘越來越感到回避現代化的工具是不明智的’,這件事對我們觸動很大。”胡秀說,這說明對有意向學習新技術的老年人來說,相關的服務還沒有跟上。
“隨后我們在產品中加入了專門用于老年人教學的入門手冊,只要搜索‘父母’或‘手冊’等關鍵詞都可以找到。”胡秀說,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手冊除了手機瀏覽的H5形式版本,還提供了可供打印版本的鏈接,方便習慣紙質閱讀的老年人使用。
保留多元化,保障平等權益
有學者指出,即使將來移動支付非常發達了,取消現金也不是特別科學和嚴謹,強制推行會出現社會服務的不平等。這一觀點引發了網民對移動支付的討論。
事實上,“移動支付”與“無現金”之間并不能劃等號。
@田大雄M:“發展移動支付可以,但要一股腦無現金,是不符合當今社會情況的。”
@水墨林溪666:“無現金支付應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唯一的一種選擇。”
“現在在杭州連坐公交都可以不帶零錢了,移動支付的覆蓋面確實越來越廣。但如果使用不熟練,反而會影響上下車的效率,最好是保留多種支付方式,哪種方便就選擇哪種。”63歲的杭州市民王廣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