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改革“僵尸”事業單位 5000個編制被盤活
來源:大眾網
2017-06-02 21:56:54
在“僵尸企業”為人所熟知的今天,還有一些“僵尸”事業單位在消耗、占用著寶貴的資源,成為改革發展必須割除的“囊腫”。
編制21個、在編2人:部分事業單位成“僵尸”
去年以來,東部沿海大省山東,瞄準改革“僵尸”事業單位,重新喚醒沉睡的編制資源,將其投入到環保、衛生、教育等領域。在新舊動能轉化中,下了一步“先手棋”。
中國果菜雜志社,原是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的處級單位。2002年劃入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序列。2011年后,受新興媒體沖擊等影響,雜志社發展面臨困境,入不敷出、瀕臨倒閉。最初劃撥編制指標21個、實際在編僅2人,淪為一家典型的“僵尸”事業單位。
山東省衛計委的內部招待所1980年成立,仍維持著每層只配備公共盥洗間的格局,2002年停止對外營業,職工工資主要來自辦公補貼與房租收入。28個編制,實際在崗9人,已喪失原有職能與開展工作的條件。
這2家事業單位,只是“僵尸”事業單位的冰山一角。半月談記者從山東省編制管理機構獲悉,經前期核查,山東已摸排出“僵尸”事業單位1456個,其中省一級有87個,市縣兩級有1369個。這些“僵尸”事業單位的具體成因多種多樣,既有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報刊社、行業技校,也有無法履職盡責的廳局辦培訓中心、招待所,還有為單一目的設置的臨時性機構,如節慶辦公室等。
2016年3月,山東決心在事業單位領域來一次大掃除。“山東省準備用1年至2年時間,完成這次清理任務。”山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事業機構編制處處長楊紅帥告訴半月談記者。
分門別類精準施策,5000編制被盤活
山東清理“僵尸”事業單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省一級,54個事業單位被依法依規撤銷,收回1996個事業編制;市縣兩級,已撤銷334個事業單位,收回事業編制超過3000個。
“撤銷與整合,是清理‘僵尸’事業單位的主要方式。根據具體情況,分門別類精準施策,不搞一刀切。”楊紅帥說。
據介紹,主要職責消失、原承擔的特定工作任務已完成、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消失的事業單位,將被撤銷;已無在職人員或雖有少量在職人員,但已長期不開展工作的“空殼事業單位”將被撤銷;批準設立超過1年,卻未正式組建或未開展工作、未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事業單位,原則上予以撤銷;工作任務不飽滿的事業單位將被調整整合。
《中國果菜》《科技經濟導刊》等3家報刊社,成為第一批被撤銷的事業單位,其中,《中國果菜》雜志交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管主辦。
山東省衛計委內部招待所,更換主管單位,人員、資產整體移交省內一家三甲醫院。現有職工進入醫院后勤系統,填補院方用人缺口。原有樓房等固定資產,緩解了醫院實習人員住宿不便的問題,實現多方共贏。
山東團省委所屬山東青年報社與山東青年雜志社,山東省青少年活動中心與山東省青少年素質教育中心,山東省文聯所屬山東藝術雜志社與新聊齋雜志社等8家職能、業務雷同的事業單位被整合。
系統清理需有制度設計
由于編制總量基本穩定,通過體制內部挖潛、實現編制有序流動,顯得尤為必要。據統計,為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山東2015年至2017年計劃投入資金1220億元,新增教學班超過5.53萬個,預計新增教職工11.3萬余名。“為支持基層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我們在編制劃撥上予以重點傾斜。”楊紅帥說,去年為萊蕪市劃撥了1000個編制用于引進師資。
在采訪中,部分基層干部認為,當前“僵尸”事業單位的清理,尚無固定的制度設計。清理主要依托各級行政職能部門自查自糾,在此基礎上加以調整削減,有必要建立定期排查清理制度。
楊紅帥說,有的單位與機構編制部門談條件,想撤一個機構再新設一個機構;有的單位領導認為任內出現機構裁撤,影響自身政績與口碑,因而態度消極。
債務問題,也是處置“僵尸”事業單位的一個難點。作為獨立法人,事業單位日常運行與經營活動一旦脫離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管,極易出現債務糾紛乃至債務黑洞。這就為清理帶來諸多問題,甚至出現過因清理了債務主體,被債權人起訴的狀況。
山東省供銷合作社人力資源處處長王志勇認為,在時間點的選擇上,越早下定決心清理,就越能贏得主動權,贏得干部職工理解與支持,降低改革成本。(半月談記者 王海鷹 蕭海川)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