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2017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_四川事業單位考試網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7-02-10 15:57:37
  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月16日

  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 尹力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努力奮斗,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績,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年來,我們全力穩定增長,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2萬億元、增長7.7%,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8%、7.5%和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3%,主要經濟指標均好于預期,成績來之不易。年初部分經濟指標回落,部分地區和行業穩增長形勢較為嚴峻,我們主動謀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抓“項目年”穩增長。突出抓好631個全省重點項目和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雅康和汶馬高速公路、中電科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等建設加快推進,英特爾駿馬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3萬億元,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85%.抓消費穩增長。組織近10萬家企業參加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推動“四川造”產品銷售額超過8000億元。限額以上網絡零售額增長29.8%,網銷四川品牌產品343.3億元。抓產業穩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糧食總產量3483.5萬噸、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工業和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0.9%、13.1%.白酒、建材等傳統產業企穩回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6900億元、增長9.5%,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6萬億元、增長10%.服務業保持領先增長,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旅游總收入增長24%,金融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1%左右。抓分類指導穩增長。對15個重點產業建立省領導牽頭聯系推進機制,開展6輪穩增長調研督導,推動政策落地落實。設立17只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470億元。制訂促進民間投資和外貿等政策舉措,民間投資增速逐步回升,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一年來,我們堅定不移促改革,發展動力活力持續釋放。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三去一降一補”,出臺工作方案和17條政策措施,淘汰鋼鐵產能420萬噸、煤炭產能2303萬噸,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年底全省商品住房消化周期8.7個月,同比縮短3.7個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降低0.8個百分點以上。減輕企業負擔820億元。結合實際補短板,廣泛開展提升產品質量和創品牌等活動,4家川企獲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新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2個,新增馳名商標8件。扎實推進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以成都德陽綿陽為核心區域,全面推開創新改革試驗,編制實施綜合改革等9張清單,總結了60多項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出臺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16條措施,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4萬戶。成功獲批國家級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省。同時,扎實推進國家部署的9項農村改革試點,土地確權登記基本完成,啟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180個國有林場改革。加快深化國有企業“三項制度”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二重、化工控股等企業整合重組。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省級核準事項減少60%.全面實施“先照后證”,積極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投融資、財稅、金融、電力、衛生、教育等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一年來,我們深化對外開放合作,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加快建設進出川大通道。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建設,成貴高鐵等項目扎實推進。建成成安渝等高速公路503公里,通車總里程達6519公里。國際(地區)航線新增10條、達95條,成都中歐班列開行460列。出入境人數約500萬人次。精心打造開放合作平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成功承辦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世界航線大會、第五屆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層論壇等重要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我省國內外影響力。與13家大型央企、9所知名院校、12家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成功舉辦西博會、科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重大活動,吉利新能源汽車、清華紫光IC國際城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新增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14對。世界500強企業新增落戶17家、達316家,實際利用外資85.5億美元,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614億元。加強國內外產業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對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增長54.5%.中德、中法、中韓等國別園區加快建設。與港澳臺地區和渝浙粵等省市合作進一步深化。

  一年來,我們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編制完成省域城鎮體系和四大城市群規劃,在14個縣(市)開展“多規合一”試點。深入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行動,建設地下綜合管廊203公里,完成海綿城市項目193個,改造城鎮危舊房和棚戶區27萬套,超額完成貨幣化安置任務。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城鄉均衡發展加快推進。深化城鄉“五個統籌”“五項改革”,加快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新建成幸福美麗新村6729個,7個鎮被評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里,城鄉居民收入比繼續縮小。多點多極競相跨越發展。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天府新區作為新興增長極的基本骨架逐步成型,川南、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總量均超過5000億元,攀西、川西北經濟區穩步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千億以上市(州)達15個、百億以上縣(市、區)達112個。

  一年來,我們強力推進脫貧攻堅,舉全省之力打好開局之戰。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在每個貧困村落實1名縣領導、1個幫扶單位、1名駐村農技員等“五個一”幫扶措施。切實解決住房安全問題。新建、改造和保護農房40.6萬戶,完成2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著力推動產業助農增收。編制實施貧困縣、貧困村產業脫貧規劃,逐戶落實脫貧措施,6.8萬個農業專合組織、518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脫貧攻堅,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84.2萬人。著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面推行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75所公辦高校對口幫扶貧困縣取得成效。努力防止因病致貧返貧。貧困人口一般診療、白內障復明手術等10種項目收費全部免除,縣域內住院費用個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年初確定的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完成,5個貧困縣摘帽、2437個貧困村退出、107.8萬貧困人口脫貧。

  一年來,我們大力發展民生社會事業,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了新提升。在財力趨緊的情況下,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達65%.城鎮新增就業104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9.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9%.認真辦好民生實事。十項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向殘疾人低保對象發放困難生活補貼,免費治療包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地方病,新建路側護欄6000公里、農村渡口渡改橋120座。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啟動綠化全川行動,森林草原覆蓋率不斷提高。全省40.6%的面積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啟動省內環保督察,嚴格環保執法。PM2.5年均濃度下降4%,地表水水質達標率72.4%.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得到新發展。95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兩孩政策穩步實施,城市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全面取消,醫療衛生綜合改革不斷推進。建成村文化室2500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接待群眾3843萬人次。在全國率先實現足協與體育主管部門脫鉤,川籍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殘奧會取得了好成績。

  一年來,我們加強政府職能和作風轉變,努力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強作風建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努力解決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大力推進依法行政。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8件,制定發布省政府規章12件,全面實施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依法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完善行政應訴工作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扎實推進“法律七進”,加強調解、信訪工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注重防范化解各類風險,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和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防汛減災等工作,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下降14.7%、死亡人數下降14.2%.

  同時,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優撫安置和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對臺、外事僑務、統計、保密、檔案、氣象、地震、地質、測繪、機關事務、參事文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慈善、紅十字會、殘疾人、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哲學社會科學、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特別報告的是,去年省級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7%,省直機關公車改革取消車輛拍賣收入7500多萬元全部用于扶貧項目。康定、得榮地震災后重建成效明顯;蘆山地震災區三年恢復重建任務勝利完成,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災后恢復重建的新路子。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加強領導正確決策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加強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駐川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謝意!

  各位代表,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從長遠看,區域間發展不夠平衡、人均經濟水平較低、資源和環境承載壓力加大等狀況還難以很快改變。從當前看,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比較困難,民間投資信心還不足,一些要素成本較高,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根本緩解。民間借貸等領域風險有所顯現,就業再就業壓力增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冬季霧霾和城區交通擁堵等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政府辦事效率、社會治理水平與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庸政懶政怠政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對此,我們高度重視,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7年主要目標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省委十屆八次、九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自覺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突出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突出脫貧攻堅“頭等大事”,突出綠色發展,突出振興實體經濟,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這些目標的制訂,充分考慮了與全國同步全面小康、穩定市場信心和增加就業的需要,也充分考慮了為結構調整留出空間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同時從產業和需求支撐方面進行了分析,符合中央提出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符合我省實際。實現這些目標,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保持專注發展定力。我們要正視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尚未根本改變的基本省情,持續用力抓發展、搶抓機遇促發展,做大規模做優質量,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二是不斷激發改革創新活力。我們要發揚川人敢為人先的精神,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抓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抓好有利于促進發展、維護公平正義、改善民生、激發創造性積極性的改革,以改革創新的“一子落”帶動發展棋局的“全盤活”.三是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我省獲批設立自貿區,正在加快融入國內外產業鏈和價值鏈,我們需要匯聚形成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需要打造“走出去”的大通道和“引進來”的強磁場,需要更加深度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四是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以對腳下這片土地負責、對人民和歷史負責的態度,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五是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我們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目的就是為了人民。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脫貧攻堅戰,切實解決好各類社會問題,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

  三、2017年重點工作

  今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各方面工作,至關重要。

  第一,大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穩定增長,是保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當前穩增長就是要穩投資,夯實產業支撐,引導和擴大消費,促進外貿回穩,形成多重拉動。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繼續推進“項目年”活動,扎實抓好700個全省重點項目和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加快中國電子8.6代線、川渝電網第三通道、李家巖水庫等項目建設,建成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力爭成都經天府國際機場至自貢鐵路、宜賓新市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抓好56個重大產業項目和省重點工業項目建設,促進神龍汽車等建成項目達產達效。推進1000個重點簽約項目落地。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強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抓緊培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軌道交通、石墨烯等重點產業,推動電子信息、飲料食品、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集中突破。加快建設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特色園區,創建國家大數據集聚發展區。實施工業強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等工程,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等試點示范。力爭完成工業投資9000億元、技改投資65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同時,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總產值邁上萬億臺階。

  扎實抓好消費擴大和升級。順應消費需求變化新趨勢,倡導綠色消費,發展品質消費,提升服務消費,著力消除制約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豐富和改善消費供給。培育新消費熱點,促進電商消費、信息消費和文化消費。提升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推動更大規模的“川貨出川”.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創建“放心舒心消費城市”,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網絡詐騙、價格欺詐等行為,讓群眾放心消費。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業。優先發展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咨詢、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居民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服務業“三百工程”,抓好507個服務業項目。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中西部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創意中心。積極發展文化創意、音樂娛樂、體育健身產業,著力培育家政服務、康養醫療產業。大力推動旅游業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實施全域旅游“示范引領”、入境游“擴容增效”等八大行動,辦好世界旅游組織大會和旅博會,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管理水平。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5%.

  積極促進外貿企穩回升。大力推動“外貿+”戰略,實施優進優出“三大工程”和“自主品牌出口增長”計劃。加快加工貿易產業集群集聚,支持外貿新業態加快成長,力爭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000家。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促進貿易便利化。加快培育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推進成都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積極推動自貢燈展等“走出去”對外文化貿易活動。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4%.

  第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解決當前我省經濟運行主要矛盾的關鍵。要在壓減過剩落后產能、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完善和落實政策措施,化解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堅決打擊制售“地條鋼”等違法違規行為。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尤其是縣城房地產庫存問題,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作。切實降低企業杠桿率,擴大企業直接融資,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提高資產證券化率,爭取投貸聯動試點。落實減稅政策,加大降費力度,擴大直購電規模和直供氣用戶范圍,積極消納富余水電,推動鐵路運輸“路企”對接,進一步降低要素和物流成本。

  繼續推進“一提一創一培”.實施質量強省戰略,開展主導產業和重點產品質量對標提升行動,加快特色優勢領域標準國際化進程,促進企業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推進軍民標準互融互轉。推動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天府質量獎”.完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建立健全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弘揚工匠精神,開展品牌創建行動,讓更多的“川字號”產品進入千家萬戶。

  大力振興實體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大力推進產權多元化,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加快整合重組,著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力爭省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均增長10%以上。堅持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調整,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切實加強產權保護,制定并落實好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辦法,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全面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推動民營中小微企業梯隊成長,積極培育行業龍頭民營企業,推動民營重點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廣規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凡是市場能做的,創造條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開展銀政企對接,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第三,扎實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賦予我省最重大的改革試驗任務。三年任務已進入第二年,要抓好9張清單的實施,重點推進國家授權的30項先行先試舉措,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效。

  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消除軍民融合體制障礙,突出“軍轉民”“民參軍”雙向轉化,加快創建成德綿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綿陽科技城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加快實施150個軍民融合技改升級項目,推進商業衛星產業發展和北斗導航商業化運用。抓好航空、航天、核動力等十大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啟動實施9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打造一批軍民融合拳頭產品。

  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抓好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20家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務實建設成都科學城、綿陽科技城等重點創新區域。加快打造基礎信息數據庫、大數據服務和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平臺。新創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開工建設轉化醫學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有序推進35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三個一百”重大科技創新行動。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1.8萬億元。

  繼續實施“創業四川”行動。推動“雙創”示范基地和孵化載體、眾創空間建設,深化校地企“雙創”合作,搭建眾籌融資等平臺,建設一批創新創業特色示范城市。辦好“雙創活動周”等品牌活動,深入實施“天府高端引智”等計劃,支持川商、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更多科技人員、海外高層次人才、青年大學生、草根能人邁入創新創業主戰場。

  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力度。落實國家投融資、社會保障和財稅等改革政策。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完善省級預算管理辦法,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積極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探索電力市場化交易,有序推進價格、鹽業體制改革。推進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統籌實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改革。抓督察促落實,推動改革方案落地生根,確保干一件成一件、走一步進一步。

  第四,毫不放松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必然選擇。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現代農林牧業重點縣建設,打造500個糧油綠色高效示范區和3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發展農林牧漁產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川菜、川茶、川果、川藥、川豬等品牌,讓更多四川綠色農產品擺上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抓好農業全程機械化試點示范。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建成一批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增長。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深化農村各項改革。以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為突破口,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抓好“多權同確”和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積極推廣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鼓勵和規范工商資本下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

  拓展農民增收空間。探索新機制新模式,盤活農村閑置房屋等資源資產,抓好扶持村社集體經濟示范試點。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探索融合模式,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建立健全農業生產保險體系。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廣泛就業。

  第五,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全面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發展一體化,努力形成協調發展新局面。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以城際軌道交通和快速路網為重點,推進城市群互聯互通,在城市群內部打造“1小時經濟圈”.加大棚改和征地拆遷貨幣化安置力度,改造城鎮危舊房棚戶區25萬套。完成15年以上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增強300個省級試點鎮的承載能力,推動“產、城、人、文”融合,打造特色古鎮小鎮,培育提升一批專業鎮、示范鎮。強化城市治理,推動城鄉規劃和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推進智慧城市和綠色城鎮建設。深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關配套改革,力爭城鎮吸納農業轉移人口1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4%以上。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完成5000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協同推進五大經濟區建設。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快天府新區、天府國際機場空港產業新城建設。推動川南經濟區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入推進老工業基地改造升級,加快建設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推動川東北經濟區全面對接落實國家促進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打造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建設川渝陜甘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推動攀西經濟區發展以釩鈦、稀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打造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全國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推動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全域旅游和特色農牧業,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加強縣域經濟50強建設,分類指導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業、服務業、現代農業、旅游經濟、生態經濟強縣。啟動貧困縣產業提升行動。深化縣域“兩擴兩強”改革,完善縣域經濟監測和考核指標體系。推進宜居宜業縣城建設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縣撤縣設市,加快三四線城市產城融合發展,提高人口吸納承載和經濟輻射帶動能力。

  第六,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我省已由一個內陸省份站到了開放前沿,必須抓住機遇、提高實效,推動開放合作加快進入深層次、邁向高水平。

  精準開展投資促進。圍繞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突出重點國家和地區,分層分類、定向定點招商。盯住世界、國內、民營500強以及跨國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引進重大產業項目。辦好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部國際投資大會暨進出口商品展、海科會、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和電子信息、汽車、醫藥等產業專題招商活動。深化川渝、川浙、川粵合作,務實推進與其他省份合作交流。力爭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700億元,新增落戶世界500強企業10家以上。

  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辦好天府金融論壇和首屆天府金融博覽會。加快發展金融總部商務區、金融交易、金融后臺和服務外包,打造功能齊備、門類齊全、體系健全的要素市場體系。推動四川金融控股集團、四川銀行、國寶人壽等機構組建運營。著力提升直接融資水平,發展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培育100家“創業板行動計劃”企業,再造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融資功能。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確保金融業增加值占比超過7%.

  扎實推進自貿區建設。按照中央對我省自貿區定位,抓好起步區建設,加快金融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互聯互通、區域協同開放等領域改革任務清單落地實施,著力營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青白江鐵路口岸和川南臨港產業園區,引導口岸服務、高端制造等產業向自貿區聚集,鼓勵企業在自貿區建立營運中心。努力實現24小時通關。

  積極推進開放合作平臺建設。加快國別合作園區建設進度,推動全省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增設開放口岸和指定口岸,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力爭成都中歐班列開行1000列。深入推進“251行動計劃”和國際產能合作“111”工程,探索建設“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推進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平臺建設。

  第七,扎實抓好綠色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既是民生實事,也是發展大事。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等不起慢不得,我們必須著力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堅決打好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持久戰。

  確保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取得新突破。強力推進“環境質量提升年”各項工作。狠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減排、壓煤、抑塵、治車、控秸”五大工程,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整治工業企業偷排漏排超排,確保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8%以上。大力實施嚴重污染水體整治等“四大工程”,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制和河流污染跨區域防控機制,明顯提升五大流域87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成都市主城區全部消除黑臭水體。開展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啟動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和城鄉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努力擴大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大環保督察執法力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標本兼治,堅決遏制污染蔓延加重。

  深入實施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濕地保護修復、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工程,啟動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屏障重點縣建設。加快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深入實施長江廊道造林行動,實施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態治理產業脫貧工程。推進“有山皆綠”“身邊增綠”,完成營造林10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裝備等綠色產業。推進企業綠色化和園區循環化改造,啟動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行動,促進新能源汽車和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推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開展低碳試點示范,推進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運營好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做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工作。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出行,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第八,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第二年,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更扎實地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新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

  加強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用好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重點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做好貧困戶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推廣入股分紅、合作經營、資產收益等模式,確保每個有條件的計劃脫貧戶至少發展1個增收項目或實現1人就業。拓展旅游產業扶貧空間,開展電商精準扶貧。力爭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按需獲得貸款。發展并逐步壯大集體經濟。推進成阿、成甘、德阿、甘眉等飛地產業園區加快發展。

  加快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完善貧困地區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完成33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加快彝家新寨、藏區新居、烏蒙新村、巴山新居建設,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13萬戶。全面落實農村低保標準線和國家扶貧標準線“兩線合一”,確保低保兜底對象全部脫貧。發揮教育衛生扶貧救助基金作用,扎實抓好教育扶貧,加快推動貧困地區學校全面達標,推進健康扶貧工程,全面落實醫療扶助政策。

  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強化市縣主體責任,落實“四到縣”要求,加強專項督查巡查。廣泛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引導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持續推進中央國家機關和省級部門定點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對口幫扶。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繼續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完善“六有”平臺功能,實現全過程監管和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形式主義,出現問題必須嚴肅處理。

  第九,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為政之道,民生為本。要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為老百姓辦實事只增不減,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做好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全省民生支出占比在65%以上。扎實推進十項民生工程,辦好20件民生實事。抓好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和農產品價格穩定,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保障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推進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妥善安置去產能企業職工,確保城鎮新增就業80萬人。加快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加強社保基金征繳和管理。做好省級機關及部分地區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試點工作。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著力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改變適齡人群入托入學難的狀況,加快“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啟動實施“健康四川”規劃,防治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支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鼓勵和規范社會辦醫,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逐步讓群眾方便就醫、更好就醫。全面做好計劃生育服務。加強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建設,推動形成重教尊醫的良好社會氛圍。大力發展體育健身運動,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加快足球體制改革。提升檔案、地方志等開發利用水平。繼續開展“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推動更多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支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和文藝創作生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第十,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強和完善社會治理是現代政府的重要職責。當前,必須強化底線意識和風險意識,努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

  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推動形成黨委領導下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格局,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推進依法治省,深化“法律七進”.健全信用體系,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深化“平安四川”建設,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及時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人民團體作用,積極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大力發展慈善事業。關愛老年人、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依法保障婦女、青少年、殘疾人權益,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做好對臺、外事僑務和參事文史工作。加強國防動員能力建設,做好優撫安置和雙擁工作。

  著力抓好風險防范。全面從嚴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和重點專項整治,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大“雙安雙創”工作力度,落實食品藥品最嚴格的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洪澇、地質災害等防災減災工作。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制止違規違法融資和擔保行為。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防范化解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等方面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同時,依法懲治違法犯罪活動,嚴防暴力恐怖事件,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各級政府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實現職能作風轉變、服務效能提升。

  新的一年,我們將不斷深化法治政府建設。深入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加強政府制度建設,做好法規規章等立法工作。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讓政府決策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行政執法更加規范有序。加強和改進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做尊法守法的表率。深入做好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進政務公開透明。同時,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進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接受民主黨派監督,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強化審計和司法監督。

  新的一年,我們將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推進清單管理,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繼續清理規范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加強和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網上政務大廳和實體政務大廳融合發展,逐步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全面清理取消涉及群眾辦事的不合法不合理證明和手續,讓人民群眾辦事更加便捷。

  新的一年,我們將不斷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健全政府工作規范,嚴格落實工作崗位責任制、督查問責制和第三方績效評價,增強行政執行力,確保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提高政務信息化水平,強化省級政務云平臺管理應用,建設大數據中心,切實解決重復建設、信息孤島、技術壁壘等問題,不斷增強政府服務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提升統計數據質量。推進政府智庫建設。加強公務員學習培訓。

  新的一年,我們將不斷加強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把中央和省委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政各項規定貫徹到政府工作各環節。瞄準重點領域,深化廉政風險防控,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加大行政監察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對腐敗零容忍。持續深入改進作風,鞏固“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成果,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積極主動、依法依規服務市場主體。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讓廣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通過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為全省發展營造更加規范、更加誠信、更加開放的良好環境。

  各位代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已站上新的起點,圓滿完成今年目標、奮力推進“兩個跨越”,任務艱巨而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省各族人民,開拓創新,拼搏進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和說明

  1.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三大活動,幫助企業拓開省內、國內、國外三個市場。

  2.“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具體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3.9張清單: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9張清單,包括綜合改革內容清單、軍民融合發展改革試點內容清單、技術攻關清單、成果轉化清單、重大項目清單、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清單、開發區儲備清單、金融對接清單、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清單。

  4.“雙隨機、一公開”:在市場監管執法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向社會公開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

  5.“多規合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做好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

  6.城鄉“五個統籌”“五項改革”:“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規劃、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城鄉社會治理;“五項改革”即戶籍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用地制度改革、農村金融創新。

  7.城鄉居民收入比:衡量城鄉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法律七進”: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推動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寺廟、進企業、進單位。

  9.優進優出“三大工程”: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布局,實施外貿主體隊伍培育、外向型產業提升、外貿業態創新等三大工程。

  10.服務業“三百工程”:建設100個重大項目、培育100個重點企業、打造100個重點品牌。

  11.“一提一創一培”:提質量、創品牌、培育新動能新動力。

  12.“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出口、內銷產品在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使內外銷產品達到同樣的質量水準。

  13.“三個一百”重大科技創新行動:組織實施100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培育100個重點創新產品,推進100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14.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土地的經營權“三權”分置并行。

  15.縣域“兩擴兩強”改革:擴權強縣改革、擴權強鎮改革。

  16.“251行動計劃”: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鎖定20個國家進行重點開拓、深度開拓;優選50個重大項目開展重點跟蹤、強力促進;精選100家優勢企業實施重點引導、形成示范,全面提升四川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

  17.國際產能合作“111”工程:“十三五”時期,實施100個重點國際產能合作項目,打造10個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基地,到2020年帶動四川裝備和其他商品出口100億美元。

  18.嚴重污染水體整治等“四大工程”:嚴重污染水體整治工程、良好水體保護工程、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工程、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程。

  19.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基礎工程、土壤污染分類管控工程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程。

  20.“兩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21.“四個好”: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22.“四到縣”: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實行責任到縣、權利到縣、資金到縣、任務到縣。

  23.“六有”平臺:全省脫貧攻堅信息采集平臺,要求達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市有卷、省有庫”.

  24.“雙安雙創”: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創建。

  25.“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26.“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在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的基礎上,探索推動更多涉企證照與營業執照整合。“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即在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一照一碼”,就是將由工商、質監、稅務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一個部門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