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民政事業_江蘇省情-江蘇事業單位考試網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7-02-10 14:48:57
江蘇事業單位考試網梳理江蘇省情:江蘇民政事業發展。
2015年,江蘇省民政系統嚴格落實省政府重點工作部署,按照“突出重點、打造亮點、補齊短板、守住底線”的工作思路,扎實有序推進各項任務。
基本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達到583元/月和518元/月,較2014年同期增長9%和11%。其中農村低保最低標準為335元/月,達到省定4000元/年的扶貧標準。集中和散居孤兒養育標準分別不低于每人每月1650元和950元,最高達到1920元和1340元。城鄉基本民生保障差距不斷縮小,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之比為1.12:1。出臺《江蘇省臨時救助實施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救助制度。2015年全省救助困難群眾329余萬人次,救助對象符合醫保補償規定的個人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年度封頂線不低于城鄉基本醫保封頂線的50%。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擴大至所有縣(市、區),各市、縣(市)政府都已經出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政策或試點工作方案,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局面。
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頒布實施《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上升到了法規層面。全省養老床位數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速,達到58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6張,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床位數達到50%。全省1136家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全部完成了“三有三能六達標”升級改造任務。全省新建成200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200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已建成“虛擬養老院”、“一鍵通”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95個。切實加強老年人福利工作,在實行尊老金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努力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實行重點面向護理型床位的財政補貼政策,全省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數的比例達到30%。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鼓勵和扶持各地建設養老服務業集聚區和養老服務特色產業基地,培育老年產業集群。
社會治理創新進一步深化。借鑒“互聯網+”思維,探索推進“社區+”平臺建設,依托社區整合養老、救助、救災、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資源,進一步提升了社區服務效能。全面推廣“政社互動”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到2015年底,已覆蓋71%的鄉鎮(街道),呈現基層政府職能轉變、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活力增強、居民群眾廣泛受益的多方共贏局面。切實推進社區減負增效,進一步精簡和梳理面向社區的組織機構、工作任務、評比表彰、示范創建、工作臺帳等,實施社區工作準入,建立社區事務目錄,推動社區回歸自治和服務本位。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實行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及“兩允許、兩降低、兩取消、兩鼓勵、一簡化”等一攬子扶持措施。努力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體系。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全省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人數達到27830人。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