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2017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_湖北事業單位考試網

來源:麻城新聞網 2017-02-10 14:26:55
    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月15日在湖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代省長 王曉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我省站在新起點上克難奮進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特大洪澇災害雙重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化壓力為動力,視大災如大考,苦干實干,砥礪前行,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初步核算,地區生產總值3.2萬億元,增長8.1%。大災之年農業保持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2%。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長穩定性增強。
 
  ——新增長動能加快形成。互聯網與各行業加速融合,“雙創”活動方興未艾,新經濟發展迅猛,傳統產業活力增強。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1%、13.9%;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22.8%,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79家;電子商務交易額1.39萬億元,增長26.4%。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新的進展。
 
  ——抗洪救災奪得重大勝利。全省人民以大無畏的氣概迎戰特大洪澇災害,沉著應對,精準施策,及時轉移受災群眾172萬人次,救助受災困難群眾228萬人次,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大江大河大湖堤防無一決口,大災之后無大疫。及時恢復重建了一批重要民生、生態基礎設施。7.4萬戶倒損房屋群眾春節前可以全部搬入新居。在“災情98+”情況下,創造了“損失98-”的奇跡,充分彰顯了湖北力量!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壓減鋼鐵產能338萬噸、煤炭產能1011萬噸,國家下達的三年任務,一年超額完成;淘汰鋼鐵落后產能476萬噸。商品房庫存面積減少2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1個百分點。降低企業綜合成本800億元。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補短板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補”扎實推進,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贏得了主動。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精準脫貧成效明顯,147萬人脫貧、1601個村出列,26.7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城鎮新增就業90.6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7.4%。全面小康加快推進,更多群眾分享到發展成果。
 
  成如容易卻艱辛。過去的一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穩增長保平安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特大洪澇災害覆蓋全省所有市縣,受災人口2000多萬,災情歷史罕見。在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面前,全省上下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穩住了大局,交出了一份經濟社會發展的合格答卷。實踐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荊楚人民堅毅前行的步伐!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立足穩增長有效應對經濟下行。保持戰略定力,應勢而謀,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堅持把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決策、重大政策作為重大機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項目化、工程化。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組織開展重大項目“開工周”“開工月”活動,成功舉辦中國中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華創會、臺灣周等經貿活動,啟動促進民間投資五大專項行動。天河機場三期、武當山機場、漢孝城際鐵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著力優化消費供給,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新興消費培育壯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堅持強基固本,下大力搞活實體經濟。“營改增”政策性減稅120億元以上,落實稅收優惠130億元以上;實現直接融資3698億元,增長68.9%;省級財政安排300億元調度資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決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收官。
 
  二是聚焦提質效優化經濟結構。堅持一手抓新經濟培育壯大,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出臺發展新經濟和改造傳統產業等政策措施,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滾動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80家。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主營業務收入1.35萬億元。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金融、信息軟件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成長,服務供給有效提升。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數超過5.7億人次,實現總收入4870億元,分別增長12%和13%。
 
  三是圍繞增活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扎實抓好“放管服”改革,省級再取消、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194項;率先對接國家投資項目網上聯審平臺,實現四級縱向貫通;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率先實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全面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有序開展。國企、財稅、物價、投融資等改革深入推進。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湖北自貿區獲批設立,開啟我省改革開放的新航程。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近9000億元。來鄂投資世界500強企業新增13家,累計達254家。對外合作深入拓展,57個國際產能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體系建設加快,襄陽、宜昌三峽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仙桃保稅物流中心獲批建設。
 
  四是著眼優生態推進綠色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治理,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堅持用好綠色指揮棒,嚴格落實“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工程。著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對梁子湖實施永久性退垸還湖。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比降至26.9%,主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全省17個重點城市PM2.5均值下降16.9%。“綠滿荊楚”行動持續推進,累計造林743萬畝。神農架獲得“世界自然遺產地”稱號。成功舉辦首屆湖北省(黃石)園林博覽會。
 
  五是緊扣惠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民生優先,財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超過75%。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突出抓好大學生、農民工、退伍軍人、去產能分流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確保就業穩定。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穩步增長,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和19%,城鄉醫療救助、農村五保供養水平進一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平穩起步。實施棚戶區改造39.6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0萬戶。著力加強基礎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157所,招聘農村義務教育教師6547名。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咸寧、隨州納入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基層文化服務供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安全生產總體穩定,事故總量下降。食品藥品安全群眾滿意率穩步上升。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設深入推進。穩妥處置涉穩事件,大力化解信訪積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3萬件。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援藏援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恩施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稱號。
 
  狠抓政府自身建設,注重保持連續性、增強創新性。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六條意見,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04件、政協委員提案745件。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系。
 
  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雙擁、優撫安置、機構編制等工作繼續加強。對臺、外事、統計、科協、僑聯、保密、檔案、氣象、地震、參事、文史、方志、知識產權、政策咨詢、新聞出版廣電、社會科學事業、慈善、殘疾人事業、紅十字人道事業、公共資源交易、機關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務院正確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結果。特別是在抗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與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一道,沖鋒在前、奮戰一線,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向駐鄂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發展的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市和海內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對新常態的趨勢性變化適應把握不夠,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不少。經濟發展方面,地區生產總值等主要指標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增速下滑過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較慢,新經濟力量偏弱,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脫實向虛”苗頭顯現,實體經濟困難,特別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點增多;財政收入增長放緩,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農民持續增收困難。社會民生方面,醫療、教育、扶貧、生態環境等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城鎮、中小河流防洪排澇短板突出。政府自身建設方面,少數干部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現象依然存在。我們一定正視發展中的困難,正視工作中的差距,不掩蓋、不回避、不懈怠,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重點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要召開。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特別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湖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正確處理“五大關系”,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扎實推進“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和“五個湖北”建設,穩步推動全面小康建設進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按照上述目標要求,我們將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更加突出質量效益中心。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轉型升級的關系,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發展。今年提出8%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順應新常態發展趨勢的科學抉擇,有利于引導市場預期,有利于滿足擴大就業的需要,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防風險,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我們要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奮力邁向中高端水平。
 
  二是更加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我們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切實把發展基點建立在創新之上,塑造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能。
 
  三是更加突出綠色發展方向。綠色體現著生機活力、標志著和諧美麗。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更大力度推進綠色變革,更大力度推進綠色惠民,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
 
  四是更加突出以民為本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大力度匯聚民智、最大限度激發民力、最大程度保障民生。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兜實兜牢民生底線。改善民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努力增強發展的民生底色,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五是更加突出打基礎利長遠導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夯實發展基礎、補齊發展短板、打牢發展根基上來。保持戰略和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不提超越發展階段的目標,不求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干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事,把政績寫在荊楚大地上、印在群眾心底里!
 
  今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堅定不移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著力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不斷擴大經濟向好態勢,為長遠發展謀勢蓄力。
 
  精準擴大有效投資。投資是穩增長的“定海神針”。強化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天馬第6代低溫多晶硅生產線、通用汽車二期及發動機等項目建設。繼續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漢十高鐵、鄭萬高鐵和蒙華鐵路湖北段、武杭高鐵黃州至黃梅段、合安九高鐵湖北段、保神高速、棗潛高速、鄂咸高速、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項目建設,爭取開工建設呼南高鐵湖北段、武西高鐵十堰段。集中力量解決洪澇災害中暴露的突出短板,開工建設海綿城市80平方公里、地下綜合管廊100公里;全面啟動五大湖泊堤防加固、14條重要支流治理、重點易澇區域排澇能力等項目建設,加快實施1321座病險水庫加固工程。
 
  加快推進消費升級。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千里馬”。深入推進“十大擴消費行動”,著力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擴大智能終端、智能服務等信息消費,擴大線上線下互動消費。積極促進中高端產品消費,以工業消費品和食品為重點,增加高質量產品的有效供給。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讓老百姓便捷消費、放心消費。
 
  全力振興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強省之基、富民之本。我省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大力引導各類要素進入實體經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推動各種資源向有競爭力、創新力的企業匯聚。在穩定基礎設施投資的同時,更加重視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著力創新金融服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力爭信貸投放實現“四個高于”目標。擴大電力直接交易,推進大工業用電更多地實現市場化運作。深入落實重點項目“綠色通道”“企業直通車”等制度,突出抓好30個預增產值過10億元重大增長點的協調服務。加大“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企業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細分市場領軍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
 
  大力提振民營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加強對各種所有制法人產權保護,保證民營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更好發揮民間投資的主力軍作用,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快建成一批示范項目。鼓勵和支持省屬國有企業與民企、央企交叉持股、兼并重組,發展一批混合所有制企業。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以“親”的情感服務民營經濟,以“清”的原則規范權力行為,全力推動民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家是寶貴資源。我們要進一步營造尊重創新創造、尊崇企業家精神的濃厚氛圍,讓企業家在振興實體經濟中創造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二)堅定不移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我省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必須以新應新、以變應變,讓傳統動能煥發生機,讓新動能挑起大梁。
 
  加快打造“雙引擎”。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湖北行動綱要》《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扎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十個行動計劃,繼續實施工業“雙九雙十”行動,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更大力度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確保技改投資增長10%以上。繼續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重點抓好華星光電T4廠、湖北中煙、武石化乙烯擴能等重點技改項目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推進質量強省。瞄準行業標桿,扎實推進“三品”工程,滾動實施“工業精品工程”,提升企業產品技術、工藝裝備、節能環保水平。發揚“工匠精神”,培育更多“湖北工匠”和“百年老店”,不僅要爭創“第一”,更要爭創“唯一”。促進標準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進6市1區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和5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支持武漢加快“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
 
  更大力度加快發展新經濟。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六大重點領域,突出集成電路、光通信、新能源汽車、高端數控裝備、北斗等16個優勢行業細分領域,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抓好50家國家和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帶動1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深入推進14個國家級、26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作用,促進支柱產業做大、優勢產業做強。加快網絡經濟強省建設,實施全省互聯網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大力推進“楚天云”“長江云”以及行業云等信息平臺建設,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加快推進荊門全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快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支持武漢、襄陽、宜昌、孝感等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
 
  加快提升創新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省份建設。支持武漢建設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充分發揮東湖高新區的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推進各類新區、開發區、產業園二次創業,打造一批創新發展新高地。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抓好“雙創”系列政策落地,加快建設一批眾創空間、“雙創”示范基地,促進各類群體創新創業。加快實施一批科技創業、培育、成果轉化工程,使創新成果廣泛覆蓋一二三產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6100億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領軍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培育一批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市場主體、科研機構、各類創客各展所長、優勢互補。新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校企共建研發中心80家。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全面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加大成果處置、收益分配、股權激勵、人才流動、兼職兼薪等政策落實力度,完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制度,激發廣大科研人員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抓好“五個一百”和“三千億元產業培育工程”落地。著力發展工業軟件、工程設計、現代物流、商務服務、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商貿流通、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跨業融合、多維拓展。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加快建設12個國家級、20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支持武漢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長江現代物流產業集聚示范區建設。
 
  (三)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當今時代最鮮明的特色。我們要始終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湖北自貿區建設為契機,更好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開放的先導作用,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必須鞏固成果,繼續深化,確保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搶抓政策和市場的窗口期,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去產能,分類推進重點行業壓減過剩產能,依法依規處置“僵尸企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煤炭生產企業兩年內全部關閉。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實行一城一策、分類調控,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充分運用股權融資、市場化債轉股等多種手段,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繼續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組合拳”。啟動實施“十大工程”,加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防災減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樹立同風險賽跑意識,積極化解金融領域、非法集資、政府債務等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加快推進關鍵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加快推行負面清單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推進綜合執法改革,運用智能監管手段,加強信用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加快實行“多證合一”“一照多址”等便利化措施,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落實“營改增”等政策,確保減稅300億元;加大縣級財政資金統籌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積極擴大直接融資。深化科技金融創新。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展,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深化投貸聯動。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促進各類金融機構加快發展。支持武漢建成全國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支持宜昌建設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支持咸寧金融小鎮創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深化價格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定價項目、降低收費標準。
 
  今年,我們將以更大決心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努力擴大改革的受益面。我們要把責任壓實、要求提實、考核抓實,務求取得更大突破。
 
  扎實推進湖北自貿區建設。以制度創新為著力點,形成更多改革創新制度并復制推廣,把自貿區建成湖北改革開放新標桿。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監管法治化,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有序承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聚集和利用國際創新要素,打造智慧自貿區和國際人才港。完善法治保障,建立國際化法律服務體系。促進武漢、襄陽、宜昌三個片區彰顯特色、差異發展,確保國家評估達標。
 
  大力推進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雙向開放。內陸地區也可以成為開放前沿。著力創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加快把湖北打造成為內陸開放新高地。更大力度引進來。更加積極主動招商引資,繼續辦好華創會、楚商大會、粵港澳等招商活動,加強對世界500強、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精準招商,抓好重大招商項目落實落地。支持各地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推進與央企在產業轉型、園區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更大力度建平臺。加快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武漢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建設。支持潛江保稅物流中心申報。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模式。有效吸引更多國家在湖北設立領事機構。更大力度走出去。加大機電、工程設計與施工、高新技術等優勢產業出口,積極發展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和服務貿易,深度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四)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
 
  始終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三農”工作主線,堅決守住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好“三保三增”。確保糧食安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339萬畝、補建332萬畝;實施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保護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食品安全,實施從農田到餐桌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讓老百姓吃得安全、喝得放心。確保農村穩定,全面落實惠農助農政策,排農憂、解農難、安農心,切實穩定農業農村“基本盤”。
 
  促進農業增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釋放乘數效應。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職業農民隊伍。促進農民增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全面落實農電體制改革政策。加快農村電網改造。確保村村通光纖。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促進農村增綠。推進綠化美化,延伸“綠色版圖”,為美麗鄉村建設添彩。
 
  扎實推進精準脫貧。精準脫貧重在“準、實”。堅決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力爭128萬人脫貧、1520個村出列、9個縣摘帽,4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大力整合扶貧資源,集中財力辦實事,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萬公里,改造危房10萬戶。加快推進大別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片區扶貧攻堅。支持革命老區、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加快發展。堅持先難后易,切實把脫貧攻堅的各項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堅決防止“被脫貧”“數字脫貧”,全面小康路上決不漏掉一戶、決不落下一人!
 
  (五)堅定不移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堅持區域協同、城鄉統籌,繼續支持“一主兩副”率先發展,加力支持其他市州競相發展,切實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
 
  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湖北實施。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背景下,尋找新機遇、厚植新優勢、走出新路子。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長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國家規劃,加快實施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努力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共贏。加快建設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推進“645”工程建設,提升湖北長江黃金水道功能。持續優化沿江生產力布局,培育現代產業集群。加強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和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支持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區、漢孝臨空經濟區建設。支持咸寧、黃岡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支持荊州創建國家級農高區。更深層次、更大范圍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融合發展。
 
  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梁,承載著湖北人民的共同希望。我們必須勇于擔當、只爭朝夕、負重奮進,決不辜負機遇的垂青,決不辜負人民的期盼!
 
  加快構建多極發展新格局。全力復興大武漢,大力支持武漢重大產業項目引進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增強要素聚集、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對全省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大力支持襄陽、宜昌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3至5個經濟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地級市加快發展,形成新興增長極。支持20至30個發展潛力大、承載能力強的縣市,建設成為新的增長節點。加快特色鎮村規劃建設,重點培育5個國家級、20個省級特色小鎮,推進1000個綠色示范鄉村創建。支持十堰、鄂州等市縣建設“城鄉一體化”示范工程。
 
  增強縣域經濟活力。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為依托,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扶持100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發展,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完善縣域經濟發展配套支持政策,加大省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提升縣級財政保障能力。大力推進縣域金融工程建設,增強金融有效供給。支持天門開展“四化同步”示范區建設。完善縣域差別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營造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
 
  (六)堅定不移建設美麗湖北
 
  生態是湖北最寶貴的財富、最重要的品牌。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湖北的特殊責任,也是重要機遇。建設美麗湖北,就是要更加彰顯生態優勢,保護和發展綠色生產力。
 
  堅決向污染宣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須重拳出擊,鐵腕治理。重拳治理水污染。集中整治工業水污染、城鄉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省控斷面劣五類水比例控制在7.9%以內。始終保持嚴格執法高壓態勢,組織開展長江湖北段碼頭整治巡查,堅決防止“黑碼頭”死灰復燃。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部建成使用;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647個尚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力爭兩年左右全面建成。實行最嚴格的飲用水源地保護制度,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系統推進治污水、凈湖水、保江水、促節水,突出抓好“三江、五湖、六庫”保護和治理工作,確保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重拳治理大氣污染。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減排,繼續狠抓露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整治,力爭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提高。重拳治理土壤污染。推進土壤污染監管、治理和修復,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和信息平臺,全面開展土壤污染詳查工作。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開展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力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80%。
 
  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實施生態省建設,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和耕地紅線。加快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創建工作。扎實推進武漢城市圈“雙十二工程”。抓好20家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加快建設黃岡長江循環經濟示范園。大力實施長江生態治理“宜昌試驗”。全面完成“綠滿荊楚”三年行動計劃。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嚴格開展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快十大行業清潔化改造,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天然氣使用縣市全覆蓋。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及建筑產業化。
 
  加強生態文明機制建設。加快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地方環保法規體系和政府規章。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快培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加大環境保護督察力度,嚴格環境保護治理目標責任考核,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全力回應人民群眾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的熱切呼喚,用綠色裝點荊楚兒女的新夢想!
 
  (七)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為政之要,民生至上。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致力于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無論今年財政壓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為群眾辦的實事只加不減。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就業政策,突出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積極扶持就業新形態,拓展就業新空間,托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我選湖北”計劃,引導更多省內大學生留在湖北、更多海內外優秀人才來鄂發展。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和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用市場力量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大力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展精準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擴大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范圍,保障農民工勞動權益。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按政策調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強化扶貧兜底保障,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地。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41萬套。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200萬人。關愛農村留守人員。健全特困群體保障及服務體系。加強社會保險、救助和慈善等方面資源統籌,切實兜住困難群體民生網底,努力讓每一位困難群眾都能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熱切期盼。公共教育投入重點向貧困地區、薄弱環節傾斜。加強普惠性學前教育,健全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統籌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辦好鄉村學校,繼續推進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完善困難家庭學生資助政策,資助學生130萬人次以上。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一批職教名校、名師、名專業。實施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提升高等教育整體實力、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辦好應用型大學。推進全民健康保障工程,重點支持建設12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9000個村衛生室。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全面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治等各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實現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做好“全面二孩”配套服務。
 
  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引導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實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 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繁榮文化市場,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培育健康網絡文化,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支持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推進省科技館新館、省檔案館新館、省博物館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支持武漢籌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治理重心在城鄉社區,必須以人為本,做好基層基礎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揮家庭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加快建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基礎框架。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改革,開展行業協會商會第二批脫鉤試點。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齡人、殘疾人權益。深化法治湖北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促進信訪工作回歸群眾工作本源和法治軌道。推進平安湖北建設,健全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提升信息化和應急能力,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全面貫徹中央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堅決堵住安全生產漏洞,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決守住安全生產紅線。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做好援藏援疆工作。深化國防教育,支持駐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持續開展雙擁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三、著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滿意是我們的最高追求。我們要把執政為民落實到政府工作全領域全過程,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堅持忠誠為民。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務必樹牢“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記根本宗旨,爭做“五個表率”,堅決把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體現在工作、彰顯于業績。
 
  堅持擔當有為。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越接近,任務越艱巨,越需要勇于擔當、奮發有為。增強擔當勇氣。對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困難、對人民群眾關切的重大問題,敢于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破難而行。提高擔當能力。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著力提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化解矛盾的能力,成為能抓善管的行家里手。營造擔當氛圍。抓住想干事、敢干事兩個關鍵點,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促進各級干部創造性開展工作。
 
  堅持務實重行。務實篤行才能精彩出彩。把務實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決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堅決不搞虛報浮夸的表面文章,堅決不搞華而不實的花拳繡腿,堅決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把重行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規范。堅持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簡辦事,集中精力謀大事、抓實事、解難事。著力提高政府執行力,承諾的事情堅決兌現,服務群眾和市場主體的事項,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把效能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標準。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政府信息共享,開展減證便民活動,全面清理各種證明和手續,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各級政府機關都要切實做到公開透明、高效運轉,少審批、少收費、優服務。
 
  堅持依法行政。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和我省實施方案,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推進政府工作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嚴格遵守法定權限和程序,充分發揮新型智庫作用,推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堅持清正廉潔。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鞏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認真踐行“三嚴三實”,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和省委六條意見,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完善財政資金支出、工程項目招投標、國有資源交易等領域制度,扎緊制度籠子。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做到懲治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廉潔從政的要求全面落實!
 
  各位代表!今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目標在前,使命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上下同欲,和衷共濟,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